12月2日上午,国家万人计划黄全安教学名师工作室学员、重庆一中李忠相老师应邀为2019年重庆市高中物理学科名师培训班开办了一场题为《例谈教学教研创新素材的获取、加工和应用》的专题讲座。该培训项目进入第32天,虽然已是寒冷的冬天,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仍然很高。
李老师是重庆一中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一中物理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成员,国家万人计划黄全安教学名师工作室学员。讲座从生活现象的原理、高考真题的讨论、理想模型的现实、开放问题的惊喜四方面来阐述了教学教研创新素材的获取、加工和应用的方式、方法及成果。如何挖掘现象背后的原理呢?留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寻找现象中细节,对细节背后的原理进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后编制成教学素材,撰写成论文。这些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不是虚假的编造,可以引导学生创新的方向、启发学生创新的方法、给学生示范创新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行动,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让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怎样有深度地认识高考真题?那就要全面性地挖掘高考试题背后的理论基础,把一个问题认识透彻,系统地联系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提升和拓展。除了将现实问题理想化之外,也可以将众多理想问题现实化,来创造教学教研的新空间。既让学生经历如何来抓现实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建立理想模型的过程,也引导同学们从理想模型出发,结合实际,将问题变得更有现实意义,从而获得丰富的教学教研素材。布置给学生的思考题目,学生往往感觉老师在刁难他们。如果老师补充一句我自己也还没有好的方法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动力,如果这句话是真的,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创新并不仅仅是停留在文件和大纲里,李老师用很多翔实的案例,从不同的维度,展示了创新的途径。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很多创新思考,不但在教研教学中体现,还都进行了提炼总结,最后发表论文的形式变为劳动成果。李老师担纲重庆一中高中物理主教练,案例大多从简单常见的现象或题目入手,不断追问和变化,最终深度难度都有很大提升,一招一式见功夫,可谓高屋建瓴,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课下的交谈中,李老师谈到竞赛指导都是苦中乐。苦,是因为工作日的晚上、周末、寒假、暑假都在陪伴着学生,漫漫竞赛之路,历经高压和时间的磨砺。乐,是因为有机会得英才而教育之,并不断的教学相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结出硕果的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