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市培计划—重庆市高中物理学科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在美丽的南山颐合园隆重开班,万州高级中学张应国、重庆市第八中学刘福林老师参加了本轮培训。9月20日,“市培计划”—重庆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班在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隆重开班,重庆市第一中学李忠相老师参加了本轮培训。
工作室张应国、刘福林和李忠相老师分别成为重庆市高中物理学科名师培养对象、重庆市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是国家万人计划黄全安名师工作室的骄傲。三位老师都非常珍惜这次培训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学习、思考和反思,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期待他们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能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争取早日成为重庆市高中物理学科名师和骨干教师。
学习感悟
李忠相(重庆市第一中学):
在第一阶段为期12天的培训中,通过聆听全市著名专家的讲座,通过和各地学员的深入交流,通过到重庆江北中学跟岗研修,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更多的角度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只有将这些问题思考好、实践好、推广好才能不辱时代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李忠相老师分享演示实验
李忠相老师正在认真评课
张应国(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
大师引路 奠基智慧人生
一、聆听大师讲座 践行物理课改
2019年9月17日,市培计划—重庆市高中物理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于上午8:30在美丽的南山颐合园隆重开班。来自重庆市各个区县骨干教师学员在教科院中教所副所长周智良、物理教研员阮享彬的精心安排下,开始了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其中有来自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张勇校长大家作了《物理教学的针对性》的讲座,万州中学黄全安副校长给大家作了自己《名师成长之路》的报告、物理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唐果南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教师读书与素养提升》的讲座、来自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引力波与引力波探测:爱因斯坦的梦想》的专题讲座…等15位重庆市物理学界重量级大师给我提升理论知识,拓展了人生的宽度、为我们大多数处于不惑之年的老师们指明了人生后期的努力方向。
二、走进课堂,身临听评课
培训期间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有小组分享交流、篮球比赛、登山运动、以及到重庆十一中学、二外进行学校交流和听课、评课活动。学员们把阮享彬老师提出的“321”点评为策略活学活用,对课堂内容中的九个方面:
1、对课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能力;
2、对教材内容领悟、处理能力;
3、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理念的运用);
4、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5、语言水平(音速调、亲和力、语言逻辑);
6、板书和板图(流畅性、美感);
7、应变能力和即兴设计活动的能力;
8、教育理论的朴素体现;
9、各种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其中三个优点、两个不足和一个建议进行点评,这也是学员们学到的非常实用的“321”阮氏评课法。
我们第一小组有幸抽到对十一中张德林老师执教的课题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进行点评交流:
本节课是《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第二节课,属于知识应用和拓展的一节课。这节课结构完整,老师首先以第一节课的知识作为引入,以猜想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因素展开教学,以验电器原理及应用为难点,以平行板电容器决定式应用为重点,层层深入,最后归纳总结。张老师语言流畅有激情、节奏性好、衔接自然、知识讲解详略得当。课堂真实而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且有建设性,甚至有部分错误,老师能借此引导纠正。老师知识点补充较多,如静电计的使用原理、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电容器中插入金属板的情况等。内容由浅入深,直击高考难道。不足之处有:1 、对静电计原理的讲解不太清楚,可视性不好,尤其是为什么可以用静电计测量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压,没有交代,只是一句话带过。2、对平行板电荷的面密度表达式的应用可以在学生完全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及应用后再做补充。一个建议:对于静电计的原理可以这样讲,静电计本身也是一个很小的电容器,带电量相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电量要小很多。静电计的电容,而平行板电容器
,
,Q可以任务几何不变,静电计与平行板电容器并联
,当C减小时,U增大,U0也增大, C0不变,所以Q0增大,指针张角变大,从而说明电容器的电压增大。
两个星期的学习转瞬即逝,但大家都收获满满。感谢15位授课专家辛苦付出!感谢周老师、阮老师的精心组织、感谢同学们的不吝分享。他们给我转换了新思想、注入了新营养、指明了新方向!我们定当不负众望,学成返校后带着这些新思想、新观念走进课堂服务教学,献身教育,为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礼!
刘福林(重庆市第八中学):
9月15日至30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由教科院组织的高中物理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给与了我强烈的思想洗礼和心灵的震撼,对我的物理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革新。
本次培训活动有大量的专家讲座和深入课堂的听课评课、反思总结。黄全安老师教会了我不断学习的必要性,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情怀;唐果南所长让我领悟到好读书、读好书的精神品质;廖伯琴教授让我体会到用证据说话,培养客观态度的科学方法;田川老师对论文研究的深度,深刻的告诉我研究贵在于做一个有心人;周智良副所长关于高考的分析以及对我们的嘱咐,教会我在教学中要勇于反思和实践;十一中和二外不同类型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物理教学的魅力;每一位专家和同行都给与了我大量帮助和冲击。
培训是暂时的,但是反思是永恒的,我将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努力,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力争物理教学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