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施
阅读: 1671 时间: 2008-08-27 01:05:00 1

主题

新课标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实施

主要观点

我的感想

一、新课程目标的变化及其对教学实施的要求

l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 、

社会本位

学生本位

技术课程的目标特色

l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维度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真正学会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从来就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l         教学中应当适应课程培养目标的新要求

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

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要真正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二、新课程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教学实施的要求

l         模块是实现课程多样化及选择性的重要手段。

l         模块的特点

   ①综合性②独立性③开放性

l         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

在开始模块教学前完成对该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设计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实现

设计可将模块再分解为若干个单元

对于单元(或主题)的教学内容还需更进一步划分

l         基于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应有明确的主题

单元教学设计还需要对单元主题进行分解

单元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l         问题解决(或任务驱动)教学方案

课程内容问题化,教师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探究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始

l         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案

l         三种学习方法的价值取向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求知世界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新的思维产品奠定基础。

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为学生在社会性的群体中适应和发展作准备。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l         评课新视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l         应避免的现象

生动活泼的上课过程变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设结果。课堂教学成为一出“舞台剧”

l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要由过去仅仅关注认知领域单维目标的实现,而转变到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整体落实上来;要把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由仅仅是教师的行为表现,而转变到充分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上来

l         评价内容

在教学要求上不能忽视基础性

教学设计要保证课程模块的整体性

强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l         以学论教—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视野

参与状态:表现为学生能生动思考,积极质疑;有自己的认识、观点,有探究问题的欲望;有个人见解,对所学知识内容有较强的兴趣

交往状态:表现为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学者、服务者,由说教者变为促进者、辅导者,尊重和赞赏每一个位学生,营造出平等、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思维状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为创新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智力潜能得到了发掘,学生没有质疑;有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张扬;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个性、潜能等都能得到开发与发展。

 

新课标下的高中阶段非零起点,而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前的教育缺乏文化,教师的教育仅仅是操作技能的训练。而新课程则从多维度、多方面、多层次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更需要我们从人文关怀精神的角度教育学生。

 

现在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同时还要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

 

 

 

 

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在对教师本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如信息素养、人文素养、艺术修养等)各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增加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难度。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自主式学习,创新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教材,就得不断的学习、提高,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究和学习信息技术。

 

 

 

 

 

 

 

 

三种学习方法各有特点,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有意识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

我觉得软件是教不完的,知识是教不完的,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和新课程的教学评价相比,传统评价主要以考试(测验)或练习、作业为主,甚至就以考试代替其它形式的评价;并且评价的处理方式又以量化的形式给学生定位,由此失去了许多富于意义、价值的东西。

 

我觉得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差异性,注重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但新的评价理念如何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