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五种基本素质修养(2)
阅读:
347
时间:
2016-01-12 19:36:32 1次
二、思想品德修养
班主任的思想品德修养包括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每一方面又包括许多内涵。这里,从班主任工作的特点出发,提出尤需加强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忠于神圣祖国
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人生准则和道德准则。而作为承担特殊教育任务的班主任,更应以奋发图强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承担起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中国贡献自己的一生。具体地说,班主任应以浓厚的爱国之情去影响教育学生,以自己的爱国行动为学生作出表率,不仅热爱祖国那辉煌的历史,也热爱祖国充满希望的今天,更热爱并努力创造祖国美好的未来。
热爱祖国,就要热爱中国共产党,提高对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感情。有的班主任可能会想:我不是共产党员,难道也需要提高这方面的修养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关系着祖国未来和社会主义大业的育人工程。我们工作的最重要依据是党的教育方针,它体现了我们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基本思想。离开了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政策,我们的教育事业又如何发展?我们又如何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关于班主任任职条件的第一款就是:“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我们的要求,是学生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们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班主任的需要。
(二)热爱教育事业
陶行知先生以他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我们树立了敬业、乐业的光辉榜样。他十分强调师德修养,认为对于教师来说,乐业思想是最重要的。教师不要视自己的职业为苦途,以其无名无利而见异思迁。他说:“殊不知,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蒸蒸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这是为师者得天独厚的快乐,任何职业都是不可与之比拟的。陶先生弃海外荣华不顾,辞去大学教授,拒任大学校长、教育厅长,脱下西装,穿上布衣、草鞋,下乡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他吃尽了千辛万苦,乐以忘忧,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们的班主任,就要像陶先生那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班主任工作。当你深深地热爱这项崇高的事业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就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忠于职守,热爱学生,就能主动联系家长,配合社会,正确处理好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就会自觉地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名利和地位,不计个人得失,唯求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能茁壮成长。
(三)热爱全体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是班主任在履行职责时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高尚无私的道德情感。它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有学者把师爱概括为四个方面:
1、关怀——师爱的起点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一个班主任如果对学生漠不关心,那么热爱学生就是一句空话。
关怀学生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它的广度,即要关怀学生的“全部”,而不是“局部”。班主任对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对后进生的冷淡态度和对“不声不响”学生的忽视态度,都是错误的。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深深爱着学生。
“关怀”的另一层意思,是它的深度,即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的苦恼和欢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及在家中的地位等等。只有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有全面的关怀。
2、理解——师爱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理解,就是教师以学生的角色为自我的联想。也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能容纳、宽容学生。
当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困惑、困难以至苦闷时,需要班主任像朋友一样地帮助和理解他们,使学生情感上受到安慰,理智上得到调整。
3、尊重——师爱的核心
爱生,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尊重学生人格,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应是我们恪守的师德信条之一。对学生采取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和变相体罚等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手段,就意味着教师的无能,意味着他对学生的教育过程的结束。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方面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的自尊心有以下特点:强烈性,敏感性,脆弱性,情绪性。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自尊心特点,在日常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尊重、保护和培养学生求上进的自尊心。对待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切不可有一点疏忽。
4、严格——师爱的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宠爱、溺爱,而是一种对学生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深沉的爱。它具有明确的原则性,是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设立一整套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例如,学生迟交作业或不交作业,或作业马虎潦草,就要态度明确地告诉他们,一定要及时交,或一定要补交,或一定要重做,毫不含糊,决不能姑息迁就。
严格要求,应是严而有度,不是愈严愈好。这个“度”就是实事求是,留有余地。“严”仍是出于爱,是对学生体贴入微的关怀、帮助和指引。严格要求,还应严而有理。这也不准,那也不行的道道清规,条条戒律,不是严格要求,而是冷冰冰的寒霜,使人噤若寒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