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走出心理健康误区
阅读:
1581
时间:
2005-12-19 19:28:00 1次
应该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确有一部分教师本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比较差,难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有关专家因此建议:应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随时为教师提供服务。
提高教师的待遇也刻不容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我国教师的平均工资在16个行业中排在第13位,属于低收入阶层。目前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教师的收入仍与整个社会发展不相协调,拖欠教师工资特别是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教师的情绪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有关人士认为,针对这一情况,应该从源头抓起,适当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对教师法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和完善,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大量的教师伤害甚至杀害学生的恶性事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当事人中的教师还是学生,法律知识都极其欠缺,法制观念极端淡薄。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也是预防教师心理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有关专家指出,必须把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懂得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更让教师懂得自己必须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