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实验探究题(三)(光学 热学)
【实验1】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 (2019枣庄)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________(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第1题图
(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A1”“A2”或“A3”).
【实验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小明在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在光屏偏上的位置,他才意识到,实验前他漏掉了一个步骤,这个漏掉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图
(2)此时光屏上能接收到的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重 难 设 问 举 一 反
三
变式一 当将蜡烛移动至45 cm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此时若要观测蜡烛所成的像,应从________(选填“光屏一侧”或“蜡烛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观察到蜡烛成________、放大的________像.
(3)如图所示,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只需要将凸透镜移至________cm刻度处也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重 难 设 问 举 一 反
三
变式二 如图所示,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逐渐向右移动蜡烛,若还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变式三 如图所示,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并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第3题图
(1)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应在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蜡烛从B位置移到A位置,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左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实验过程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
A. 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 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 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 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 (2019桂林)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甲
乙
第1题图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________(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作出了熔化图像,如图乙、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______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第1题图丙
(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海波的熔化图像是________(选填“乙”或“丙”).
【实验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2. (2019河南)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___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图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系即可)
3. (2019八中一模)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第3题图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 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则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加热前,烧杯中装有初温20 ℃、质量500 g的水,当把水加热到50 ℃时(不考虑水的汽化),这些水需要吸收热量________J[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参考答案】
1. (1) 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 蜡烛A 反射 (3)不能 (4)A1
2.(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缩小 照相机 (3)40
【重难设问举一反三】
变式一 不能 光屏一侧 正立 虚
变式二 右
变式三 右
3. (1)10.0 (2)较暗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3)缩小 (4)C
1. (1)碎冰块 (2)不变 固液共存 晶体 (3)丙
2. (1)A处向上 (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3)98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合理即可)
3. (1)84 (2)98 低于 (3)6.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