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中学化学教研工作计划
阅读: 1895 时间: 2007-08-03 20:08:00 1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市教研室化学学科的工作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载体、四个研究、五项措施。
“一个中心”指本学期化学教研工作仍将以提高我市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两个重点”是指以化学课程改革与高三年级复习迎考作为本学期工作的重点;“三个载体”是教科研工作将以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以青年教师教学沙龙、以区片学校联合教研为主要载体;“四个研究”是指继续深入研究初、高中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继续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的的评价方式,继续研究高考模式与高考应对策略,继续研究初、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方式、开展模式与评价形式;“五项措施”
指加强对我市化学学科教学常规的指导与督促作用,加强对化学学科教科研基地、学科基地、化学学会、青化会、化学工作室等的管理与扶持作用,加强对子课题组的管理、指导与帮助作用;加强公开课、研究课的指导、示范作用;加强各种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科教学水平
1.以研究课、调研课、交流讨论为主要形式,交流初三年级新课程深入实施与开展的体会,并配之课堂教学研讨等系列活动,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试验在本学期的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继续探讨先进的、前沿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继续寻找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实际的契合点。
评价方面,优化和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在国家、省、市2005年中考改革方案和2006年中考改革精神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初中化学学习的评价研究。同时,继续进行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研究。
3、常规工作方面
(1)初三年级

积极推进新课程研训工作。开学前,对我市全体初中化学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具体方式是进行初、高中联合教研,进行新课程课堂改革展示,共同认清、理顺、协调、合作新课程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使初、高中的课改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继续以“初中化学新课程研习中心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自由论坛等形式,每月进行1~2次教研活动,扎实、有序和有效地开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更好地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根据教材中新增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开研究课3~4节。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随堂公开课1~2节。同时,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灵活机动地开展适当范围内的课题组研究课,使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课堂教学研究。
④ 本学期还将组织教师进行初三新课程资源的建设,并加强与兄弟省市的交流。
⑤ 针对即将进行的初中化学竞赛,通过专题讲座、试题研究与交流等形式,促进我市教师竞赛辅导与研究的水平与能力。
⑥ 进一步研究新课程中考命题改革方向,发挥中考“指挥棒”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2)高一年级

开学初,与初三进行联合教研,使高一化学教师提高对化学新课程的认识,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进一步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② 筹划、组织成立关于新课程、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实施与评价的课题组,并进行动员与启动。
③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研究。
④ 研究高一教学如何为后继的高中教学打好基础,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⑤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与培训,进行对新教材新知识点等的培训工作。
(3)高二年级
① 开学前就本届高二化学教学开展1次专题研讨活动,交流各校教学计划,确定本学期教学对策。
② 加强化学选修课教学研究是提高我市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准备就此进行多种形式的专题研究,开研究课3~4节。
③ 强化化学必修课教学研究,研究如何在有限课时内确保化学教学质量,本学期开研究课1~2节。
④ 加强化学奥赛培训工作,组织观摩活动1次,组织好本年度的高中奥赛工作。
(4)高三年级
① 开学前,对今年化学高考情况进行1次专题研讨活动,认真分析高考试卷,研究新高三教学对策。
② 4月份,组织开好我市普通中学第二次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计会。
③ 重点进行第二轮复习教学研究,开研究课2~3节。
(二)加强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学科教学改革
1、围绕初中课程改革,在国家课标组的直接指导下,对新课程试验中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
2、在南师大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总课题组的指导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策略研究”子课题组在初、高中两个学段,就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时进行科学探究作课例研究。
3、积极开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常州市中学青年化学教师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课题研究。
(三)关于学科竞赛
1.开展高中新课程会课活动,并组织教师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高中新课程会课活动。
2.组织与安排好2005学年初中化学竞赛。
3.组织与安排好2005学年高中化学奥赛。
(四)关于基地建设
1.加强高中化学学科基地化学组对新课程、新高考研究的力度。省常中(含外国语学校)、一中、三中、田中和新桥中学高中组重点开展“高中化学新课程A模块实施”和“近5年化学高考试题走向”研究。
2.常州正衡初中、田中、外国语学校、实验初中、同济中学和新桥中学初中组将与教研室一起,共同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研究。基地学校要通过研究,积累课改经验,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3.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进行听课、座谈,交流理论学习体会。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五)关于师资培训
1.继续进行并加强高中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学习研究。
2.对高中新课程选修中新增加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
2.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组织2~4次电脑使用技术和网络资源利用技术的学习活动,维护与完善化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好有常州市化学教研特色的学科网页。
三、日程安排注
二月份:
1.利用开学前的教研活动,各年级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与评价”、“本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为重点,开展一次市区、新北区全体化学教师参加的培训活动。
2.各年级中心组研究落实新学期教研工作。
3.课题组各活动一次,落实本学期研究计划。
4.学科基地初中、高中组各活动一次,落实本学期计划。
5.“化学工作室”活动一次,落实本学期活动计划。
6.组织初、高中的联合教研活动。
7.为参加省高中新课程会课做准备。
三月份:
1.组织和安排2006年初、高中化学奥赛的前期相关工作。
2.初三年级开设研究课2节
3.课题组就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次研讨活动。
4.学科基地初中组围绕新课程实施问题,进行一次研讨活动。
5.“化学工作室”进行学习活动一次。
6.组织我市新课程会课比赛,参加省高中新课程会课。
7.中考宣讲
四月份:
1.召开第二次高三化学教学研讨会。
2.初三年级、高三年级各开一节研究课。
3.高一年级进行以“研究性学习”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研究。
4.课题组就课例研究各活动一次。
5.学科基地活动一次,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6.“化学工作室”进行学习活动一次。
7.组织和安排2006年初中化学竞赛的相关工作。
五月份:
1.课题组就课例研究各活动一次。
2.学科基地活动一次,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3.“化学工作室”进行学习活动一次。
4.组织2006年高中化学奥赛的相关工作。
六月份:
1.初三年级、高二年级各开一节研究课。
2.学科基地活动一次,进行本学期工作总结。
3.“化学工作室”进行活动一次。
4.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的相关工作。
5.各课题组进行阶段总结。
6.了解暑假活动信息,组织新一轮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活动。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