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考措施
1.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独立做一次05年的高考题,分析试题的考点重现情况,为06年的备考指明方向。
2.研究05年高考的《考试说明》,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备考。
3.以落实基础知识为目的,按照《高考完全手册》的知识框架,指导学生阅读并记忆教材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基本操作及重点知识的原话,要求学生画出、记忆、默写,人人过关),建构知识网络,并定期检查(教师检查或同学间互相检查)。
4.指导学生读题、审题(画出题干中的键字眼、关键条件、关键数据),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目,然后陈述解题的思路和步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严密逻辑思维和解题的能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5.由于高考题为原创题,所以上好评讲课。在习题分析和评讲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改题(改条件、改数据、改问法、改题型等),多做变形练习,努力跳出题海,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避免形成定势思维,同时注意控制好题目的难度,提高复习的效益。
6.做好学生练习、测试的情况追踪,为知识点的过关落实和第二阶段复习的瞄点(考点和种子)查漏做好准备。
7.针对近年高考实验题考生丢分较多的情况,创造条件把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涉及较多基本操作的选做实验再做一次,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做?还可以怎样做?”,力求实验方块不要拉后腿。
8.创造宽松的复习环境,多跟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所需、所想,轻松备考。
二、复习计划
1.力争11月完成新课内容的授课,12月 以前正式转入总复习。
2.第一阶段(06年5月省一模以前)复习的安排:以知识块为主,兼顾《高考完全手册》和教材的顺序梳理基本知识,其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块按照教材的内容全程复习,按照《高考完全手册》的编排建构知识网络,以达到整体回顾、点点、人人过关的目的。主要做《1轮集训100练》的习题,选做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广东各地备考的模拟题;精练、精点,主要评讲解题思路,重在重点、疑点、关键点和易错点,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和思考。具体安排如下:
第二~三周:硫酸工业制法,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合成氨条件选择;
第四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
第五周(上):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化学用语
第五周(下):物质的量
第六周(上):物质的量
第六周(下):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七周(上):溶液胶体
第七周(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八周(上):卤素
第八周(下):氧族元素环境保护
第九周(上):碳族元素
第九周(下):氮族元素
第十~十一周:碱金属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十二周:电解质溶液
第十三周:电化学
第十四周:烃
第十五~十六周:烃的衍生物
第十七周:糖类油脂蛋白质
第十八周:合成材料
第十九~二十周:化学实验
第二十一周起:化学计算
三、复习资料
《 步步高》、《 近几年的高考题及其分类〉。
四、复习目标
1.力求在全市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考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的成绩比上学期末的统考有所进步。
2.争取一模考试有4人达到400分,2人达到3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