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每年都进行,但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是只单一次进行就可以,而是需要经常不断地组织专题的学习、教育,教职工本人也应在平时不断自觉学习,不断加强和提高觉悟,自觉遵守师德,自觉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自己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教师职责,树立忠诚的教育事业心,为培养和教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专题学习:《老师的道德》 共分为10个要点:
1.热爱教育事业 6.有高尚的品格
2.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7.有广泛的爱好
3.热爱学生 8.善于与学生交朋友
4.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10.团结协作,遵纪守法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一般社会成员更高尚的职业道德。我国的教师道德由国家颁布的《师德规范》所规定,内容包括: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德对于同学生关系上的道德,对于同行关系上的道德,对于家长关系上的道德,对于同社会关系的道德,及自身的道德要求等。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事业,对一个教师来说,不仅是基本的要求,而且是一种必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一个教师如果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对事业充满使命感,对于教育事业执着的信念和追求,呕心沥血,献身人民,实现自己的职业思想和人生价值,表现为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实干精神,表现为积极进取和创造精神,把培养和造就祖国的一代新人,当做自己的天职。这样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原动力:自己不掌握的知识努力去掌握,能力不高努力去提高,难以完成的任务努力去完成。
2.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教师的素质包括知识、品德和才能。教师的知识越渊博,品德越高尚,教育能力越强,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越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用人类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头脑。
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业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讲好课,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条件。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即所谓“寓思想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业务水平低,教学效果差,既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信任度,也会直接影响思想教育的效果。一些学校规定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不能当班主任,是很有道理的。
教师要求学习和知识很广泛,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社会实践学习,甚至向自己教育对象学习。
首先,教师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其次,教师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素养。为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精通所教专业。
再次,教师要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为此,必须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和教学法等教育基本理论知识。不研究教育科学,不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绝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3.热爱学生
尊师爱生,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新型师生关系。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任务;只有爱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尊敬的感情,学生才能听从教师的教导,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教师爱学生必须爱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能厚此薄彼。教师不仅要爱好学生,也要爱学习、思想、纪律较差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差,教师应该更加爱护,格外扶持,热情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使他们尽早地赶上较好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而是理智之爱,纯真之爱。师爱包含父母之爱,又高于父母之爱,因为师爱毫无个人私利掺杂其中。师爱艰苦体现国家、社会性的长远利益,又着眼于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师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同,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既是对学生应有的高尚感情,又是教师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心。
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纯真,信任学生的进步。在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施以正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热爱学生还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对学生尊重,不是娇惯;对学生信任,不是放任。否则,就达不到教育效果。要做到严而有度,严而在理,严而有情,严而有方。
教育是一种极富于情感的事业,教师应该满怀激情,充满对事业、对学生真挚的爱,去工作,去奋斗。
4.有较高的理论修养
教育实践要靠理论指导,理论水平的高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不仅决定着教育的方向,而且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既应通晓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又要及时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有人提出教师应有三项最基本的功夫:讲一口好话,写一笔好字,作一手好文章。其中两个基本功是讲教师语言修养的问题。教师不论教学还是做思想工作,都离不开语言。职业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语言修养,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一个优秀教师的教育语言应具有准确性、趣味性、逻辑性和论辩性。这样才能把课讲的生动、形象,使学生心领神会;把思想教育内容讲的清晰、船长使学生心悦诚服。
6.有高尚的品格
教师要为人师表。这里的表,就是榜样。教师应该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进一步关系的建立还是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他的人格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理想,高尚的行为,并以此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7.有广泛的爱好
教师不是教书匠,也不是孩子王,而应是教书育人的园丁,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多才多艺的学问家。因此,一个教师仅仅掌握教学的一般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有比较广泛的爱好,或具有某些特长。爱好和特长不仅可以调节生活,陶冶情趣,而且可以丰富知识,增强修养,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
8.善于与同学交朋友
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可以改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班级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些学生听不进老师的话,主要是思想感情与教师疏远,心理怀有戒备,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要解除其心理戒备,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解决的办法,教师除了感情上要热爱、关心这些学生以外长他们交朋友是一种最佳的办法。朋友可以无话不谈,朋友之间的信任度高。
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有师表是教师对学生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也是师德的最主要特征。教师不仅应传授自己的知识,而且应该做学生榜样。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务必明确自己的身份,认清自己的地位,时时处处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则要带头检点。一个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为展示高尚的道德,才能树立崇高的威望,受到学生的尊敬。
10.团结协作,遵纪守法
团结协作是调节教师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教师的劳动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整体性。一个学生的成才,是教师群体智慧和共同劳动的结果,是全校教职工在同一的目标上团结协作,一致努力的结果。所以,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都要在思想上互相帮助,业务上互相学习,工作上互相配合,人格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良好的教育群体。做到团结一致,并肩作战,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遵纪守法,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作为教师应该带头做到。特别是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在生疏或亲近者面前,也不要因不良言行而损害教师的光辉形象。
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决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以上是《教师道德》的十项要点,体现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还要有坚实的学科文化知识基础和优秀的教育能力,并且不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教师来说,爱党、爱中、爱集体、爱生与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师职守是完全一致的。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一道德原则就要求我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要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和自豪感,因为教育事业是一项崇高的光荣的事业,人类正是依靠教育事业使人类文明能一代一代地延续并发扬光大,使智慧和道德一代胜过一代。因此,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尽自己的努力,这是教师道德的重要特征。
今后,学校的校舍得之更新改造,教育教学条件比以前更好。我们全体教职工应充分利用和珍惜这有利的条件的环境,自觉加强和提高良好的师德和自身素质,做艰本职工作,为学校的今后发展、为培养更多我更好的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