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集体教研的几点有效做法
2.每周一、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各学科组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时间,活动坚持“三定”(定主讲人,定主讲内容,定参加人员范围)。
3.定期进行四节教科研活动总结,定期召开教改攻关教师会。
4.每学期至少组织2—3次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活动。
5.不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讲座。
6.定期编印《教科信息》,交流和通报各课题情况,定期印发有关学习材料。
7.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教师参加的教科研论文撰写,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每学期出版一期《教师优秀论文集》。
8.每周教育科研活动时间,教科处成员负责检查、记录各组活动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缺勤人员等,活动完毕后上缴活动记录;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除记录全面活动情况外,还要深入到学科组了解情况;检查结果及活动记录及时存档,作为先进学科组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
9.坚持开展研究课听评活动。分学科建立研究课听评小组,校领导分头参与各组的研究课听评,教科处成员参与所有研究课听评;学期初教科处制定全学期研究课听评计划并组织实施;研究课每周至少安排6节,坚持每听必评;开设研究课的教师必须在开课前2天将设计好的教案发至各评课教师手中,由教科处组织探讨,提出建议;参加听评课的教师,听评课与个人授课时间有冲突的,由教务处负责调换;研究评议时必须人人发表见解,谈出长处与不足;鼓励教师随时申报研究课;对研究课工作,学校定期总结;对优秀研究课,通过录像片、公开课的形式组织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