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让所有的学校都“动起来”。校本教研把学校推到了课程改革的前沿。随着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主体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校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而学校要发展,要办出自已的特色,凸显自已的个性,就必须动员学校的一切资源,特别是教师这块最大资源,要整合各方力量,集思广益,制定和完善适合于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领先一步,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2)让所有的教师都“站起来”。教师对待所教的科目及其教育教学理论一直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是国家规定的;教材对他们来说,是专家编订的。他们被要求严格忠实于国家的 所有课程文件,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守教学参考书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教科书对他们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对教育理论,教师往往认为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不知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中应用。通过校本教研的实施,让全体教师活动起来,每一个教师都结合自己教
育教学实际,在研究中提高认识。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到发展。这样每个老师都在实施过程中“站起来”了。
(3)让学校的教师、家长、学生、领导彼此沟通起来。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各科任教师任务是教学本科目的知识,还少顾及家长、学生、领导的因素。片面理解学科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不能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来定位学科教学,致使学科教学淡化了它应有的作用。现代教学观认为:通过本科目的学习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明确教师 、家长、学生、领导各自任务和共同目标,这样就可以彼此沟通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