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冷思考
来源: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 作者: 鲁中元
阅读: 4693 时间: 2006-07-24 09:13:00 1

 

【提要】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等现象,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

一、如何评价课堂气氛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评价教学氛围看什么?首先要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参与要看学生是否全面、全程、全体参与,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还是主动探究,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入钻研。再看学生的交往状态。在课堂这个环境里,学生首先要感到友好与尊重。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有不同意见,不会受到批评;他有精彩发言,会受到真诚的夸奖。课堂应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堂。

二、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所有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合作、探究学习,就要看教学是否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了合作学习方式,合作、探究的问题难易程度如何,是不是有价值的、学生理解有争议的、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教师是否及时了解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课程情节做出调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思考讨论。

三、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有指导性,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要给予及时精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教师要善于将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多向互动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

四、如何评价认知目标的完成

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上不仅要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激励性语言评价,还要有根据认知目标设计的富有针对性的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已达成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为达到认知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或表现。评价既要揭示共性问题,又要凸现闪光点,变教师的单向评价为自评、他评、互评等多向性评价。

五、怎样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要看师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交往状态 。二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被激活,教师有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课堂调控。三要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状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都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这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的成败也正在于此。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断探索、实践、修正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给学生开拓一片充满快乐的土地,让鲜花和小草都能得到阳光雨露,让学生人人都能成才。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