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班二诊考试班级分析报告
来源: 原创 作者: 唐正
阅读: 1454 时间: 2015-05-25 19:51:18 1
     2013年7班二诊考试班级分析报告
                             班主任:唐正
说明:这是我最后一次当班主任,根据学校安排本人以后专注学校政教工作。
本次二诊考试班级重点上线23人,其中万州区前200名1人,年级前200名9人,与重本线相差5分以内学生共4人,其中506分2人。在学科平均分中语文、外语、物理位居年级前列,因此在后期40天复习中,如何保持班级优势学科领先优势,缩小落后学科的差距,成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班级成绩分析会上,根据班级科任教师的讨论,决定班级后期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1. 增强学生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动力。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增强学生信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增强班级整体信心,分析班级整体优势。二是增强学生个人信心。班主任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激励学生的话,每三天给他们讲一个学哥、学姐成功的人生故事。
?2.加大对临界生以及踩线生的帮扶力度。对班级18名刀班级35名的18名学生,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弱科学习辅导员,首先要求该辅导员必须对辅导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那些知识点、那些板块有问题,进行知识的罗列,整理成档。每周与辅导学生进行两次学情分析,每次分析必须布置在与下次谈话期间落实那几个知识点或那个板块,下次谈话时首先分析前几天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再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给每位临界生以及踩线生配备一名该学生比较佩服的科任教师(该科成绩比较优秀)作为心理辅导员,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与紧张情绪,使学生即有适度压力又不因压力而导致学习失常。
3.在班级氛围的布置上,全方位的替换班级现有标语,提升学生的精气神。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墙上将平行班学生比较羡慕的学校如: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学生瞧不起的学校如:三峡学院、重庆医专六个学校的图片展示出来配上文字“今天的勤勉,决定明天的去向”,在教室后面拉上标语“苦不苦想想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不累想想父母,走南闯北谁遭罪”等标语。
4. 抓稳抓牢,考试要考得好,基础知识不可少。我给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心态决定一切,落实决定成功,基础等于本科,爱拼就会成功。我要求学生必须抓好课堂40分钟听课,课后复习巩固,并要求每位学生每科都建立一个错题集。展示学生错题集,平行班中部分学生并没有学会收集错题集,但有部分学生的错题集整理的非常好,有的同学是分专题收集,将这些同学的错题集在班上展示,引导学生去复印这些错题集,效果会非常好!
5. 做好班级工作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协助与支持,要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取得联系,密切课任教师间的关系、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好班主任的核心纽带作用。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主动地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课堂表现,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以便课后及时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增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实效性,我经常与课任教师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并邀请课任教师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重任。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分歧问题上,我们要告诉学生“老师和父母是一样的心情,望子成龙心切”,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班主任应协调各科作业量的布置,在后期数学作业不超过40分钟,理综作业不超过90分钟,外语与语文作业各科不超过30分钟。同时提倡精讲精练,科任老师提前备课,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梳理部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倡科任教师整理高三错题,分类归纳,班级出钱进行印刷。同时提倡科任教师晚自习上引导学生看书,回归书本。
5.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学生管理者,学生对家长更具有一定的敬畏与威望。必要时可以适时与部分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一分为二地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做到谈优生不过分,谈后进生不过头,以取得家长对班工作的大力协助和支持。通过家长会,调动家长积极性与主动性。要让家长学会管理学生与鼓励学生,同时强调在最后有限时间里要学会忍耐学生的部分行为,同时加强家校联系,以及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强调在最后几天回家复习过程中,要调节学生学习状态与保持解题感觉。
6.在最后30天,每位科任教师要规范学生书面作答的规范性以及在答题过程中学科术语的准确性,防止非知识性丢分。在每一次周考之后,总有许多学生抱怨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自抱自弃。即使学习勤奋、知识掌握较好的同学也常有人考试失败。在短暂的几个小时里,能否使自己的心血不付之东流,除了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外,还要掌握应考的一些策略技巧,这对提高成绩是十分奏效的。为此我们在考前要求学生发挥考试的八点技巧:1、稳定情绪,进入角色。2、迅速浏览,把握全貌。3、量体裁衣,看分花时。4、仔细审题,先易后难。5、简明扼要,卷面整洁。6、排除干扰,沉着冷静。7、尽力回答,不留空白。8、仔细复查,专心致志。并反复贯彻“会题不错更显能力”的应试思想,在解题时让学生记住“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 “少丢分等价于多得分”;“不要去想什么超水平发挥,能正常发挥就行”的考试策略。
7.抓考前心理调控,考试中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占第一位,考试前的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占第二位,学习方法在高考中的作用占第三位,知识储备在高考中的作用占第四位。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考生在考前、考中的心态调整水平及发挥程度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可以形象地说,高考既是打知识战也是打心理战,越是临近高考,心态在高考中的作用与意义愈加突出,更关键。考试心态状况制约着考试发挥。心态好就能发挥得好。因此我把平和学生心态作为后期班工作的重点来抓。针对学生考前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疏通,确保学生有一种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8.抓常规管理。一部分学生意识到高考成败对自己人生的重要影响,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准备去完成最后冲刺。但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因升学无望而产生放弃的心理。他们的自暴自弃的心理易导致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上敷衍了事,甚至公然违反学习纪律等行为的发生。虽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会对自己周边的同学甚至整个班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后期务必做好学生的纪律工作,特别是做好对差生的纪律工作,对差生违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轻者教育,重者批评,从严要求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同时常规的纪律管理要加强(迟到、早晚自习、午休晚寝、集会纪律、着装服饰、文明礼貌、环境卫生等)。在高考到来之前,学生还是应该受到纪律的约束,不能过于放松,以确保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而班级管理主要靠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因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9.抓心理辅导,轻装上阵。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学生,高考前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告诉学生注意几点:
1)不要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因为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焦虑。
2)不能过分要面子。高考是手段,继续深造是目的,要手段目的化。不要想着我必须考上某大学超过某同学才有面子,这样会增加紧张和焦虑。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增强意志,同时可增加深睡眠,增加记忆蛋白合成,提高学习效率。
4)听音乐。音乐可使人们将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但不是说成天听音乐,如有的学生下课在听,上课也在听。
5)加强营养。营养要及时补充,供应大脑能量必需的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等,含有这类物质的食物正确配比,可增强脑功能。
6)学会正当发泄。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