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彰显我校德育的自主性特色,从5月18日起,学校在高一年级举行了公开主题班会大赛。这次主题班会大赛得到了高一年管会的高度重视,在十六个班级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下,各班学生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展示的班会主题鲜明,源自生活。同学们广泛参与,富有创意。整个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写作能力、编演能力,展现了我校学生的青春和风采,又体现我校德育工作的“三性、三寓、三化”——“德育工作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活动之中、管理之中”,“德育工作制度化、网络化、系列化”的特色。
一
各班的主题班会有下列特色:
1.主题鲜明:各班能突出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使教育有的放矢,体现了学生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
2.内容健康:十六节主题班班会课的主题涉及守纪、安全、诚信、节俭、感恩、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格调高雅,积极乐观,时代气息浓郁,催人奋进向上。
3.形式新颖:在班会课上,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形式多样,有辩论、朗诵、歌曲、相声、小品等,表演生动活泼,富有新意,突出主题,受到学生欢迎。活动过程中,德育导向明确,富有思想性,能深入剖析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节节班会课,气氛热烈,关系和谐,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教育效果好。
4.总结深刻:每节主题班会课,班主任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并能借助结束时的总结发言来深化教育效果。班主任的总结能结合实际,具有深度,言简意赅,并富有鼓舞性,让学生产生共鸣。
5.主持生动:各班班会都是由学生自己主持,他们仪表端正,自然大方,富有激情,充满自信,过程流畅,主持自然亲切,富有亲和力,应变力较强,表现了较强的组织能力。
6.环境育人:各班在主题班会活动期间,能充分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在教室布置上下功夫,各班环境布置整洁,利用黑板凸显班会主题,在课桌椅的摆放上能体现和谐、互动的特点,便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形成了浓厚的班会氛围。
7.多种媒体:各班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教育功能,素材收集丰富,课件制作精良,用多种形式展现,应用熟练,体现我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
二
各班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学生参与到了主题班会的各个阶段,十六个班的班会展现了不同的风采。
高一(5)班的班会以“安全·青春·生命”为主题,从交通安全到预防自然灾害,再过度到公共安全防范教育层层展开。有事例、有点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了有关知识,知道了防范措施。特别是交通安全方面,能结合我校周围交通现状及学生放学回家情况,采访交警部门,自己制作DV,提醒学生应如何自觉提高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活动过程师生互动良好。
高一(4)班班会的主题是“缓解压力,快乐学习”,从心理小测试入手,教育学生遇到压力该怎么办,会怎么办。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缓解压力的办法,快乐学习。学生参与广泛,活动形式多样,有游戏、魔术、表演、合唱等,注重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高一(2)班以“心中不灭的 ”为主题,班会一开始就设置悬念,以心中不灭的理想、感恩、自信分别展开,贴近学生生活,过程流畅,真情流露,言之有物。学生精神面貌好,配合默契。主持人声音充满自信,思维敏捷,调整得当,点评及时到位,班主任总结能深化教育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强化了教育效果。
高一(11)班的班会主题是“学会与父母沟通”,主题切合学生实际,使大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话可谈,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都非常踊跃。整节班会课班主任作了细致的指导,学生准备充分,从视频剪接到学生的朗读、表演再到班主任的即兴总结,过渡自然,结构紧凑。
高一(16)班的班会以“节约是福”为主题,切合学生生活,对同学中浪费的现象和学生中贫富相差大的学生一些攀比现象进行了分析,采访视频准备充分,汇集了社会、学校、中学生、小学生各类人的观点,很有说明力。另外,班会课的模拟拍卖会形式新颖,教育效果好。
高一(15)班的班会主题是“走纪律之路,开文明之花”,主题明确,在班会上,同学们用“违规使用手机”、“早恋”及“考试作弊”等学生容易出现的违纪现象作为探讨的话题,能畅所欲言。班会课上活动形式多样,有模拟节目访谈、小品、讨论等,形式和内容结合得较好,并且表演后有学生讨论,有一定深度。
三
这次主题班会大赛,展示了我校德育成果,展现了各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和丹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但在这次大赛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加以改进:
1.进一步重视班团会的教育主阵地作用。班主任要进一步加强对班会的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会活动中去,自学地接受教育。
2.提升班会的教育实效性,注重教育效果。不能让节目的娱乐性取代教育。班会活动还要进一步丰富教育的形式,准确把握主题,拓展内涵和外延,不断强化教育效果。
3.不断开展由学生参与的、以学生自主教育为主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接受教育,并提高组织能力。
4.要进一步重视班会的方案设计。班会设计方案是班会的剧本,是体现班主任指导作用的重要依据之一。班会设计方案应明确主题、目标要求(认知、情感、行为)、准备工作(材料收集、场景布置、道具准备等)等,重点突出班会实施过程(包括流程,串联词,主要内容,观点等),要强化班会活动后的小结与反思。
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我校展示德育自主性特色的重要方式,希望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能以此活动为契机,加强平时班团会开展的指导和各科的德育渗透,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用丰富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在参与中理解,在理解中实践,不断提升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