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寂静了近一个月的校园,因为新学期的到来又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校教职工向7000余名同学平安返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新春的问候!
刚刚过去的2016年秋季学期,我们同舟共济,硕果累累。高三年级参加万州区“一诊”考试,一本模拟上线813人,一本人数、一本率居万州区第一。文科前10名4人,前20名6人,前50名22人;理科前10名2人,前20名8人,前50名21人。高二年级参加“名校联盟”期末联考,一本模拟上线678人。文科前10名7人,前20名13人,前50名23人;理科前10名5人,前20名6人,前50名14人。文科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平均分第一;理科数学、英语、化学第一。高一年级参加“名校联盟”期末联考,一本模拟上线753人。前10名8人,前20名18人,前50名42人。语文、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平均分第一。七年级参加万州区期末质量监测,英语平均分万州区第一,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第二。八、九年级期末考试成绩正在等待教委统计结果。代表万州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顺利通过并得到一致好评。14名同学荣获全国、市、区级科技比赛等级奖。高中、初中男子足球队代表万州区参加渝东北片区足球赛,双双荣获冠军,创造万州区足球比赛最好成绩。高中男子足球队代表渝东北片区参加重庆市校园足球总决赛,荣获重庆市第八名。高中、初中男子篮球队双双荣获万州区“体彩杯”篮球赛冠军,高中、初中女子篮球队荣获万州区第二名。开展了第二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龚家琳等十位教职工荣获 “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荣誉称号;张洪攀等八位同学、职员获得“感动校园人物”提名奖……
同学们,成绩属于过去已经载入史册。新学期已经开始,借此机会提四点希望共勉:
一是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1月13日,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把促进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第一要求。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确保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条件。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今年1月,市教委、市体育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2017年学生体育竞赛计划的通知》,中学组设置了篮球、足球、田径等14个项目。春季学期,我校将继续加大课间操、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质量监督力度,规范高三大课间跑步、初三“迎中考”特色体育锻炼活动,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希望每一位万中学子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人成才成功的关键要素。决定人生未来的三大要素包括智商(IQ)、情商(EQ)、逆商(AQ)。统计数据表明,人的智商差距不大,很好的、很差的大约各占3‰;人的情商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通过学习体会来积累;逆商是能否达到人生顶峰的关键决定因素,能否在逆境中成长,能否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逆商的关键。个人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将自己的IQ、EQ和AQ优化组合起来。我们将继续办好心理健康中心,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定期举办心理讲座,办好《少年心事》,争创第二批全国百家特色心理辅导室。
二是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去年9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集中攻关研究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北京正式发布,在全社会引起高度共鸣。去年11月,由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办的2016年“中外名校长研讨会”在贵阳一中举行,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校长的使命”展开世界级的讨论。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中国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校长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知网》搜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键词,文献篇目达2849篇。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18个基本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希望每位同学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有意识、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素养。
三是抓质量成共识,坚定不移打造优质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要求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教育工作会上强调狠抓教育质量提高时指出,要坚持内外发力,形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质量文化。学校是提高质量的主体,也是质量监控的主体。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以校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从一堂课、一张试卷、一篇论文、一门课程开始,构建起完整的、有效的、规范的质量监控制度。市教委主任赵为粮在部署2017年教育工作时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万州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成渝东北地区教育高地”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了春季学期奋斗目标:高三年级“二诊”及高考一本上线人数期望突破800大关;万州区文科前10名5人,理科前10名5人;文科前100名48人,理科前150名 69人;5名以上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12名以上学生被录取为飞行员;所有学科平均分万州区第一。高二年级参加“名校联盟”中期、期末考试一本模拟上线700人;文科前10名8人,理科前10名7人;所有学科平均分“名校联盟”第一。高一年级参加“名校联盟”中期、期末考试一本模拟上线900人;文科前10名8人,理科前10名7人;所有学科平均分“名校联盟”第一。九年级中考上万中统招线并就读455人以上,万州区前10名6人、前100名40人,所有学科平均分、优生率、及格率万州区第一。中考体育满分323人,49分159人。七年级、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各项指标全区第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坚定信心,乐观积极,勤学上进,提高效率,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咬定目标不放松,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篇章!
四是抓精品出亮点,争创首批特色示范高中
就在7天前,市教委出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作的意见》,促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到2020年,市级重点中学要力争全部转型发展成为特色高中,其中不少于30所发展成为特色示范高中。到2025年,全市建成150所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普通高中和50所特色示范普通高中。这是推动我校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重大契机,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态度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我校近年来积极践行“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多元成才”育人理念,“自主管理、科技创新、体育竞赛、飞行员培养”四大办学特色初步彰显。我们将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辟三峡学院、三峡医专、第二中级法院、司法局等实践基地,充分发动班、团干部的带头作用,扩大自主管理参与面,深化自主管理理论研究,力争早日形成理论成果。抓好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定辅导老师、定活动时间、定创新场地,形成科技优势项目的选手梯队,力争在科技创新、机器人、三模等优势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充分利用重庆市高中物理课程创新基地积极开展科技实践。学校每期开展1次作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竞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抓好十大精品体艺项目,办好国家级、市级体育俱乐部,做好“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工作,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积极参加各级运动会,力争在全国、市、区级比赛中再创佳绩。组建合唱、器乐、剪纸、书画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打造十大精品社团。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创办重庆市首批特色示范高中!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老师们,同学们:春季学期已经开始,让我们闻鸡起舞,上下一心,补齐短板,内涵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每一位万中同学培养成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为建设渝东北教育高地贡献万中力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