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教学法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废除了按年级和班级进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各自独立地在实验室(作业室)内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发展个性。美国H.H.帕克赫斯特创立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和美国C.W.沃什伯恩创立的温内特卡制(Winnetka Plan)都是这种教学形式。
道尔顿制的主要措施是:(1)布置各种作业室来代替传统的教室,室内按学科性质设置参考图书,实验仪器、标本等教学和实习用具,并有教师指导学生学习;(2)学习内容分月安排,师生按月订立“学习公约”,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作业;(3)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地掌握学习的速度和时间,并可与教师及同学研究讨论;(4)学生完成本月的公约,经教师考试,及格后才可以学习下月的公约;(5)把学生的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
温内特卡制与道尔顿制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温内特卡制把课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社会意识的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团体生活的习惯、互助合作精神和发展其创造能力。
个别教学法弥补了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在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它们又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集体作用与德育,容易产生偏科和放任自流的倾向,因此在本世纪30年代后日渐少用。但自5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个别教学法又受到一些教育家的重视。物理教学由于难度大,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对好、中、差生采用“分餐式教学法”,也属于个别教学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