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作者: 何其勋
阅读: 5300 时间: 2008-08-31 21:54:00 1

现代教学要求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地教师的参与、引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技能,从而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为了更好地教育好学生,教师们都在认真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

叶圣陶很早就曾说过:“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讨论,不再是一味地听讲;教师是指导的订正,不再是一味地讲解……在这样的场合里,教师尤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 ”

事实上我们教师面临的不只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就连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重新构建。

那么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么确定呢?教师们都在进行着探索、思考,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个人认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应采取讲演、出示挂图、做小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教材确定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努力做到“四重视”“二 坚持”。

“四重视”即重视整体感知、把握教材;重视让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多读,在读中去体味、去感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重视 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要达到目的,切忌浅尝辄止。

“二坚持”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教师尽可能地少讲,让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动手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思考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三、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作出评价和指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既要参与学生的学习又要关注 学生的整个学习的过程,并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出评价 ,同时注意对课堂进行调控,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不足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

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形成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学习结束时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小结。

反思与小结可从两方面进行:

1、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小结,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内化,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与完善。

2、对学法进行反思与小结,结合本节课进行指导 ,让学生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创新学法。

五、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拓展练习,训练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要有“大语文观”思想,要依据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为学生创设、提供学习练习实践的机会 ,努力发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习作练习或思想熏陶,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关键。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