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乙巳(蛇)年六月廿日
用户登陆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导航
请选择
无匹配数据
新闻文章
学科资源
智慧课堂
每日一题
智慧考场
智慧作业
加载中
站长简介
网站帮助
网站留言
教师首页
新闻中心
教师研修
学校管理
备课中心
智慧搜题
专辑排行
课程基地
休闲娱乐
家长专区
学生专区
虚拟仿真数字课程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研修
>>
学科教学研究
>>
数学教研
距离2026年高考还有326天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观
阅读:
2060
时间:
2006-08-26 12:30:00
1
次
[
内容摘要
]
:数学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学课程改革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变化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上。本文就是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探讨为适应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观。
[
关键词
]
:过程
生活
建构
2000
年
6
月,《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数学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标准)研制工作开始正式启动,
2003
年
3
月
26
日,随着《标准》的正式颁布,全国各地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热潮。
新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汲取了各国课程改革的精华,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的理念,个性发展的理念等。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数学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目标。作为一线教师,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一直在实践、学习,及不懈的探索钻研,深刻感受到新教材在教学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带给我们全新的教育理念。
1.
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
课程教学必须建构知识与人之间的一种整体的意义关联,使之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意义。新课程首先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积极倡导学生
“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
,以培养学生
“
获取新知识
”
、
“
分析和解决问题
”
能力,充分表明新课程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识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重要职责应当是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以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通过选取合适的学习素材,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过程去组织数学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平等合作的身份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合作者。课例《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可设计如下:
①
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在本节的问题
2
中时间
t
和碳
14
含量
P
的对应关系
P
=(
1/2
)
和问题
1
中时间
x
与
GDP
值
y
的对应关系
y
=
1.073x
能否构成函数?
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
师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然后归纳概括共同特征。
③
给出指数函数定义。
④
继续创设问题情境。能否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的方法吗?
⑤
学生积极回忆,独立思考,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基本思路。教师适时介入,给予指导。
⑥
按照基本思路,学生独立画图,观察图像总结性质,并相互交流。教师课堂巡视,个别辅导。
…… ……
这里自然是将数学作为
“
做出来的
”
来看待。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还有益于他们获取比单纯知识(结论)本身更为重要的东西
—
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是做出来的:作为活动,它是动态的、可创作的,结论或操作程序是未知的。学习的目的是理解其意义,寻求在合适水平上的合理解答,数学方面的漏洞可以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弥补。
2.
关注学生作为
“
整体的人
”
的发展。
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个体存在的完整性不是多种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亦不是条分缕析的理性思维的还原。
“
整体的人
”
的发展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新课程努力改革既有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力图通过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形式代替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把
“
过程与方法
”
作为与
“
知识与技能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
“
精神的力量
”
和
“
生活的智慧
”
。如《函数的概念》教学目标:
①
通过丰富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建立起函数概念的背景,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模型。
②
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③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函数概念的活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价值,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
新课程强调要
“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
,认为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们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赋予课程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致力于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生活品味、生活格调。例如新课程的一个亮点:教材中开辟了
“
观察和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
”
等拓展性栏目,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围绕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展开的。
另外,新课程还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凸现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努力软化学科界线,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定平衡性。因此新课程从结构上也倡导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所体现的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和学问。注重社会生活,关照学生的经验和个体差异性,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秉持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专业生活方式,提升新课程意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transfer prescription coupon
go
free cialis coupon 2016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上一篇: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实践、困惑与对策
下一篇:
2006年河北高考数学试卷特点评析
网友评论
登陆
本类热点文章
01
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02
浅谈多媒体计算机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03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新论
04
浅谈数学“新课标”和教学“新理念”
05
数学教师素质的自我培养和提高
06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
07
新世纪数学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08
北师大初中数学教材习题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
09
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10
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教学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央电教馆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重庆市教科院
三峡教育网
中国教育考试网
重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网
365微信编辑器
重庆人才工作网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
物理青蓝网
DeepSeek-V3
豆包
kimi人工智能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中国教研网
爱拍 - 超清录屏软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重庆十月科技有限公司
PPT模板
教育技术学
Apowersoft录屏王
随风飘逝的博客
百度
迅捷PDF转换器
央视天天把歌唱
视频解析加载(多个平台)
微信支持商户平台
京师云课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深圳市恒讯科技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中国教育出版网
民用无人机管理平台
熊猫办公
FastStone Capture录屏
向日葵
椰子办公
视频语音转文字
DOWNPLUS视频下载
视频语音转文字
PDF转word免费软件
教研网
研直播
PaperAsk论文查重
百度网盘
觅知网ppt
百度直播
百度收录
人教社云教研
鸠摩搜索
重庆市教育学会
知网
万方
维普网
核心期刊查询系统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