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规划
阅读: 2302 时间: 2007-03-11 17:26:00 1

 

20042007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落实教师任职学校的继续教育责任,逐步建立起符合我校实际的有特色的继续教育制度,特制定郑集实验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规划。
   
一、培训的意义、性质、目的和任务
     
校本培训是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主要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使学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课堂教学水平、教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建立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以适应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目的。
    二、校本培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本校教师整体素质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确定校本培训的目标、任务和内容,避免盲目性。
    2
、实效性原则。培训要立足本校实际,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尤其要避免脱离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脱离课堂教学的做法。
    3
、先进性原则。培训内容应该是在目前最先进或相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和方法,保证培训的前瞻性。
    三、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
   
校本培训要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紧密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创新能力,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
、师德培训。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等,使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包括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新课程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最优化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等。
    3
、课堂教学基本能力培训。主要包括学科教学基本功(大纲、课标、教材、教法)和教研教改能力的培训等。
    4
、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其它电教设施的运用等。
    5
、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四、校本培训的基本形式
    1、集体辅导和读书自学相结合。业务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学习,均可采取集体辅导(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分工辅导或聘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教师个人读书自学的形式。
    2
、研讨交流。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认识、实践经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难点热点问题等,以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
、观摩考察。带着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考察,向先进学校学习,向他人学习。
    4
、课题研究。根据教改的需要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或科研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和探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教研科研能力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操作时应先进行教研科研方法的培训。
    5
、集体备课、教学竞赛。二者是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能力培训的有效方式,即在理论学习培训的基础上转化到实践能力的培训。集体备课的重点在教学设计;教学竞赛的重点在于实践应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比赛、单项教学技能比赛等。
    6
、微格教学、集体评课。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地培训教师应具备的评讲分析能力。
    7
、师徒结对。发挥好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促进新教师的提高与成长。
   
五、校本培训的实施
    1
、落实校长责任制,建立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明确分工和职责。
    2
、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根据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办学目标,分析本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与差距,特别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主要任务和要突出解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或方案,并做到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学期计划配套齐全。
    3
、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
    4
、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规章制度,保证培训的时间、场地、人员及内容落实,使校本培训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5
、建立校本培训的考核制度。学校要制定系统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考核的成绩要记入教师个人的培训档案,纳入年终考核,并与奖惩、职称评聘和职务聘任挂钩。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
    6
、建立学校校本培训档案。学校档案包括各级领导职责、各项制度、计划、总结、校本培训记录、校本培训教材(含录像带、光盘、软件)及其它文件资料。同时要建立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包括参加学校集中培训情况记录、自学笔记、听课笔记、上公开课教案、个人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或发表的复印件等。
    六、校本培训的基本条件建设和利用
    1
、要利用好学校的电教媒体、微机室、互连网,利用好教师自制的教具、投影片、电脑软件。
    2
、学校应大胆起用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也可聘请教育教学名家、教研员担任兼职教师。
    3
、要有一定的校本培训经费投入,并适时派出一些有水平、有经验的教师外出学习,以提高学校的培训质量。
    七、加强对校本培训的领导和管理
   
(一)校本培训由校长室统一领导,实行分级管理
    1
、校长室负责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宏观领导和指导,制定校本培训规划、方针和相关政策、策略,并督促抓好校本培训工作。
    2
教务处、教科室、德育组负责制定具有指导性的年度校本培训计划、措施,落实各项政策,协调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检查评估,保证培训质量。
  3
、校长是本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本单位校本培训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学校校长和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制订校本培训计划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做到计划、教材、辅导教师、经费、制度五落实。
    5
、教师必须参加校本培训,岗位培训的主要任务要在校本培训中完成。教师是校本培训的主体,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

    (二)校本培训的考核
 
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考核由任职学校组织实施,可参考下列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
   
1)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时间的考核;所学知识、理论的考核;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含技能)的考核;教育科研能力的考核;教育教学实践效果的考核等。
   
2)考核方法。根据内容选择有效的考核方法,如考勤、考试、作业(含读书笔记)检查评比、能力(技能)达标竞赛、评选优质课(优秀教研科研成果、论文、经验)等。各项考核成绩及时记入教师的培训档案。
   
3)每学年度7月份,学校负责把每个教师校本培训的有关事项记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证书》。满勤者登记30学时,并根据完成培训要求的质量和效果分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优秀15学分,良好13学分;教师参加培训未出满勤的,按实际出勤与满勤的比例折算登记学时数,并根据完成培训要求的质量和效果,由学校评定学分,最高不超过10学分。

 

                                        铜山县郑集实验小学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