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以学校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教育,还应是一种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教师如对学生怀有积极的情感,将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我觉得这种积极的情感就应当是爱与期待,换句话说,我认为爱和期待是对儿童最好的教育。
教师要爱学生。师爱不仅是教育的前提,而且爱本身就是一股极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容易形成自我价值感。这种爱包括对学生的欣赏,因为儿童的自我评价常常是从其他人,特别是从对他影响较大的重要他人的评价转化而来的。教师欣赏学生,就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肯定自己,强化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赏识。”林肯也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小学生尤其是这样,他们上进心强,好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一定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万不可讽刺、挖苦,轻易不要当众批评,否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产生逆反心理就难以施教了。全国优秀教师蔡改在师德报告中转述她母亲的话说:“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善良的,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无论他有多么顽劣,你都要善待他们。”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一种爱心。
爱学生还应当期待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即使非常顽劣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心去发现,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常常是稚嫩的,需要教师的扶持、鼓励。教师给予学生以鼓励和期待,哪怕只是一个眼神,都是在给学生传递你能行的信息,学生就会发展起自信心、自尊心,并且愿意努力,克服困难,求取成功,而成功的体验又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对小学生的教育,与其施行“灌注”,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是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信念。
有人说过,作为真诚的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的本身。当我们凭借爱和期待自然地走进每一个儿童的心灵,而他们也乐意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也驶进了成功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