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教案——化依赖为自理
阅读: 7137 时间: 2006-08-12 07:53:00 1

【活动主题

懂得自我管理的道理。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形式】

做自测题、小品表演、讨论交流,分组比赛。

【重点、难点】

1.重点:帮助学生树立“自理自立”的观念。

2.难点:培养学生不断地提高处理问题、适应社会以及承受挫折等的有关能力。

【活动准备】

1.印好自测题。(每人一张)

2.排练小品。《开锁》

3.道具:针、线、纽扣。

【活动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爸爸、妈妈时刻保护着你,教你走路,抱你上楼梯。后来你慢慢地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楼梯,自己过马路上学……你现在再仔细地想一想你自己的事情有多少是自己做的。老师今天要来测测你。下面请完成自测题。

.活动与训练。

.完成自测题。(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

.你经常叠被子,收拾房间吗?                          

.你经常洗衣服,洗餐具吗?                            

.你会做简单的饭菜吗?                                

  .你会自己买东西吗?                                   /

  .遇到情况,你会自己拿主意吗?                         c

  .你做作业需要大人陪着检查吗?                         E

  .你有整理书包的习惯吗?                               7

  .遇到难题,你会自己独立思考吗?                       !

  .你有没有表现出为父母着想的行为?                     a

  .你平时能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干吗?                       _

说明: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做到9题以上的自理能力强,做到6题以上的自理能力较强,做到5题以下的自理能力差,要培养。

1.统计人数。想一想,说明了什么问题?A: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以上的事情你们都有能力去完成,只是因为依赖心理作怪,有的人才不愿意去做,我们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事事要父母和别人帮助,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否则会变得寸步难行。

.小品表演。《开锁》E

提示:边看边想,这则小品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与她相比怎样?

大概内容:小雯是个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她爸爸去外地出差,晚上十点钟,她妈妈突然感到剧烈地腹痛。小雯手忙脚乱,大哭大叫,她要陪妈妈去医院,可防盗门打不开,不会开防盗锁,急得她直跺脚,最后还是她妈妈在病痛中挣扎着告诉她给邻居打电话,她才在邻居的帮助下把妈妈送到了医院。

1.讨论交流。

.小品中的小雯为什么打不开防盗锁?

.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做?

.看了这个小品,使你有什么启发?f

2.教师小结:大家说得很好,说明这个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太差,脱离大人就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干不成。遇到困难没有能力去处理,我们不能这样,一定要从小培养自己独立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T

.钉纽扣比赛。

1.每一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规定时间里钉四颗纽扣;+

2.评比,看谁钉得又快、又牢、又好。>

3.让优胜者谈谈为什么你能取胜?r

.整理书包比赛。$B

.每一小组让一个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加比赛。.a

.让他们把弄乱的课本、作业本、文具等有条理地整理好。Ys

.让自立能力最差的学生谈感想或体会。A-

.议一议,通过比赛和讨论,说说为什么要培养我们的自理能力?"rC

如何克服依赖性?!

.总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定要克服依赖性,锻炼自己的独立性,不要自己娇惯自己,处处要求爸爸、妈妈庇护。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做一个自理自立自强的人,用我们的双手去建设祖国,创造美好的明天。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