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阅读: 926 时间: 2014-04-20 19:07:00 7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老板老班整理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中国数十年的新教育是知识贩卖的教育,有心人曾经慨然提倡感情教育、知情意并重的教育。这种主张,基本上是不错的,但遗憾的是没认清知识教育与感情教育并不对立,同时知情意三者并非从割裂的调练中可以获得。书本教育也许可以使儿童迅速获得许多知识,神经质的教育也许可以使儿童迅速地获得丰富的感情,专制的训练也许可以使一个人获得独断的意志,但我们何所取于这样的知识,何所取于这样的感情,何所取于这样的意志?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不仅在于给儿童以什么样的教育,同时更在于如何使儿童接受那样的教育。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教师最大的责任便是引起儿童对于纪律自觉的需要,自觉地遵守;引起儿童对于学习自觉的需要,自动地追求。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养成儿童之自我教育精神;除跟教师学外,还跟伙伴学,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界去学。他可以热烈地参加集团生活,但同时又可以冷静地思考问题。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为了加强养成儿童之自我教育精神,育才学校每日给予儿童相当时间,作为自由思索与自由活动的机会。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不但是学生受先生的教育,先生也在受学生的教育。这里我们要反对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领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之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是盲目地灌输学生给弄成填鸭。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时到现在,还有人是这样为教育而教育。教员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他们干着平时教育,就是在百年大计的招牌之下过其超然的生活。……

陶行知永不褪色的教育思想(一) - 老板老班 - 老板老班的博客教育并不是少数少爷小姐们,有钱、有闲、有面子者的专利品,而是应该把教育展开到全部的青年去,全部的儿童,全部的壮年,全部的老人,连全部的老太婆都在内。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

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呆子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钱呆子是赚死钱,死赚钱,赚钱死。

对于书呆子我是劝他们少读点书,多干点有意义的事,免得呆头呆脑,因此,我从前在晓庄办了一个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但是一方面叫书呆子不要来,一方面为什么又要图书馆呢?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但书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为着用,为着解决问题。断不可以呆读。认清这一点,书是最好的东西,有好书,我们就受用无穷了。

——说书

几个世纪来,一个错误的传统教育的观念在阻挡我们前进的视线。

旧的教育观念,一直认为求学就是死读书。一个学者总是被人叫做“读书人”,意思就是他只知道念书。当你问一个教授他的职业是什么?他自然而然地回答:“我是在北京大学教书的。”同样你问一个学生在哪儿求学?他会回答:“我在北大读书。”意思就是:他在北京大学念书。

受教育就是求学,求学就是念书。我们当然要充分估计书本的价值,它能充实我们古今文化知识,能有启发作用,并且书本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但是,我们不能相信仅仅依靠念书就能引导我们获得自由,也不信单靠念书就能使我们正义的事业达到成功。

——书呆子

点赞是一种美德
7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