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跃跃
(2003年4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对清华大学校长职务的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工作需要出发,经过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这是一次正常的新老交替,也是正常的职务变动。王大中同志因年龄关系曾多次向组织上提出辞去校长职务,由相对年轻一些的同志接替。考虑到清华大学的实际情况,组织上尊重并同意了王大中同志的请求。中央作出决定后,大中同志和秉林同志都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认真地搞好工作的衔接。
王大中同志是1994年1月开始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九年多来,王大中同志在校党委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履行校长职责,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促进清华大学从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向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他与全校师生和领导班子一起为清华大学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他领导经验丰富,工作思路清楚,思想敏锐,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对清华大学充满了感情,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继承和发扬了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团结同志,勤奋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廉洁自律,赢得了全校广大师生的信赖和尊敬。王大中同志虽然不再担任校长职务了,但他作为清华大学的老领导,作为著名的专家学者,将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顾秉林同志是清华大学自己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他从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开始,除在国外求学外,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清华大学,学校很多同志对他比较熟悉。顾秉林同志政治素质好,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他熟悉高等教育规律,深谙清华大学的传统和教育理念,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思路清晰,治校治教经验比较丰富。他了解国外高等教育情况,有社会活动能力。宏观驾驭和行政管理能力较强,善于抓大事。他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思路清楚,勇于创新。他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在物理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他工作投入,作风扎实,平易近人,能够听取不同意见,清正廉洁,要求自己比较严格,在教职员工中威信较高。我们相信顾秉林同志任校长后,一定会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一班人,努力开拓,积极进取,使清华大学的教学、科研、产业等各方面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再创清华新的辉煌。同时我们也相信,清华大学的班子成员及广大师生一定会积极配合、全力支持顾秉林同志的工作。
同志们,党的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战线的排头兵,所担负的责任光荣而又艰巨。清华大学具有优良的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希望校党委、校行政领导班子进一步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两手抓”,既抓工作,又抓队伍,既抓教学科研管理,又抓思想政治素质。希望清华大学的广大师生,不断增强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和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同心同德,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