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的感动与幸福--参加2019年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有感
来源: 永川区萱花中学 作者: 张有弟
阅读: 2661 时间: 2019-03-27 06:02:05 38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答案。对我而言是得到大家的帮助,并获得了成功,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是我们源自内心真实的感动!

    312日,我有幸代表永川区参加了2019年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本届重庆市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共有来自各个区县以及原直属学校等50个学校教师代表参赛,选手们皆精心准备,竞争异常激烈,我荣获了一等奖!对于我个人来讲,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更是一次成长。

    从选课题,到准备,到试讲,到正式比赛,一共历时两个多月。在这准备的时间里,虽繁忙辛苦,但很充实,感受很多,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参赛历程和一点心得。

 

一、设计思路

    接到任务时已快放寒假了,当听说是《电从哪里来》这一章时,我们都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一章对我们来讲,太难了,以前几乎就没有认真的讲过。于是组内大家就开始商量我们究竟抢哪个课题。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电能的产生》,并如愿抢到这个课题。抢到课题后问题又出现了。这一节主要讲电池和发电机,以及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内容很简单,可供挖掘和创新的地方较少,网上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资源也较少。所以,刚开始我很茫然。幸好我们萱中团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反复的交流讨论,我们首先确定了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即讲电源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如何来讲呢?我们一直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欲望,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亲生体验和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核心价值观。


二、精心设计

    确定设计思路后开始精心设计。首先,要设计好课堂基本环节。在课堂的设计上要有新意,有突破,设计上要有亮点,要贴近生活,注重整体性和层次感。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实验是新课探究的载体,正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它也是容易创新和出彩的地方,为此对实验要特别慎重。于是在回顾电源的历史时,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还原了伏特电池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可乐电池。为了让学生理解发电站发电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让抽象的东西变得现实直观形象,让学生体验了风力发电与水力发电。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去火电站录制视频,通过观看实地参观视频,了解火力发电站是怎样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方式多样化,避免学习疲惫。我们一直倡导将生活融入物理,开展生活物理教学,在设计实验上,我们舍弃了华丽的实验设备,而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材料。所有的实验器材都来源于生活,都是原创实验。其次,要编写好详案。认真梳理和记录在课堂上你说的每一句话,从引入到提问到过渡都要精斟细酌。同时预设各种学生可能的答案,把每个环节中学生不同的表现用对应用不同的语言去回应。因为我自身课堂应变力较差,所以我作了很多准备。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

    抢到课题后,首先我自己编写初稿,找出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其板块,制作出初步上课课件,设计实验,网上购买器材。开学后在组内老师们的帮助下不断地修改教案,更改课件,组装实验,办公室里每天都会出现很多温馨的场面,研讨氛围相当浓厚。但是,上课需要老师学生和教材的融洽,所以,我们进行了多次试教,每一次试教都是对教学设计和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一次检验,一串串问题被指导小组的老师如列清单似的被罗列出来,问题的指向由最初针对每个教学环节到每个情境的创设,到最后哪怕是一句过渡语进行精雕细琢,力求精益求精。经过多次的磨课,使这堂课的环节也渐渐成形,就这样通过我们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在这次赛课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也如释重负一般,因为我没有辜负大家对我付出的心血和期望。这次成功不仅仅是个人心血的成果,它是我们这个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反思与收获

    1、一堂课的设计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首先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理念,理清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呈现方式,创新实验,使设计最优化。

2、核心素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比如经历电池的发展过程,模拟风力水力发电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对每个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每次学生的展示要具有代表性,对学生展示实验的点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每次演示实验务必要成功。

4、一堂好课能够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共鸣。在课后,学生对饮料电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影响饮料电池的电能多少的因素进行深入探究。

5、课堂是灵动的,充满真情实感的。教师要充满激情,用激情来感染学生,而不是像演员一样背台词。在这一堂课当中,由于紧张等各种原因导致我好像在背台词,这是我这节课最大的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努力的做到尽量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智慧。

通过这次赛课,我感觉到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这条赛课路上并不是我一个人,谢谢你们,永川区初中物理教研员韦超老师、物理组的肖天成老师、杨兴莉老师、杨兵老师、谭恒老师、朱周华老师、魏成国老师等,他们不辞辛苦地帮我制作器材、准备实验、一句一句地帮我研磨教学语言。是你们教会了我责任、勤奋、用心、团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

点赞是一种美德
38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