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复习备考方案
阅读: 3265 时间: 2008-03-26 06:01:00 1

本学年我们将在上级和学校行政的领导下,根据当前我校和年级教学管理的实际,稳定和优化教学秩序,进一步加强目标生的培养工作,着重临界生的成绩提高工作,抓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尽量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发展,力争2008年高考获得丰收。

一、指导思想

高考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高三教师必须统一认识,团结协作,更新观念,面对全体,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研力度,提高课堂效率,师生共同提高自身水平。

二、工作目标

目标生有突破,临界生有提高,学困生有进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发展。力争完成上级下达的高考任务。

三、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2007届高三应届班共23个班,分18理科班5个文科班。其中理科有4个实验班,文科1个实验班。在籍学生1720人,文科406人,理科1324人;当年正取生计划640人,实到470人外加英才素质班20人;择校生1230人。学生成绩整体呈现尖子不尖,尾巴过大的格局。

2、教师情况:现高三年级共聘任教师73人,其中语文12人,数学12人,外语12人,物理10人,化学9人,生物4人,历史3人,政治3人,地理3人,体育3人,艺术2人。

师资配备情况:特级1人,高级17人,中级38人,初级17人。

四、组织管理

1、成立2008届高考领导小组

组 长:鲍福成

副组长:罗国彬 付世俊 袁圣华 曾 雄 王万增 张胜华

成 员:周吾成 高平强 史淳良 各备课组组长 各班班主任

2、2008届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高考备考工作,制定整体备考工作方案,作好阶段工作部署,把握高考进程,深入到备课组、班级,蹲班包科,进入课堂。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良好的备考氛围和态势。

五、工作要点

1、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调动师生备考的积极性,形成备考合力,管理落到实处。

①要求老师做到“六讲”:(对事业讲奉献、对学校讲责任、对个人讲自律、对学生讲爱心、对同志讲协作、对工作讲效率),“四高”(高境界、高品德、高能力、高成就),三爱(爱国、爱校、爱学生)

②坚持教师坐班制,班主任每天五到位,班主任早自习前必须到位,上第一节课前必须到班,下午第一节课前必须到班,晚自习必须到位,查寝必须到位。年级主任监督班主任到位情况,学校值日领导抽查。

③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做好所在班级教师的思想工作,定期(一月或两月)召开一次教师座谈会,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教师一心扑在工作上,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使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和谐、严谨的备考氛围。

④加强班主任责任制,保“一本”,促“二本”上“一本”,严格管理班集体,班主任到岗要“勤”,管理要“严”,工作要“细”,多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规范常规管理,发挥群体优势,强化集体备课,扎实搞好阶段性复习。

①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狠抓教学过程的落实。要充分保证教研时间,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载,有课题,有效果。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将全学年的集体备课作好统一安排,做到“六统一”,统一备课(是指每一章的备课思路)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作业,统一检测,统一评价,从而使教学效果不断得到优化。每月一个学科应有一名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达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使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②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以备课组为中心,统一资料,统一起点,强调整体作战,步调一致,携手并进,采取互相联合教学的方法,至少有两人的教案互通,大力倡导比学、赶、帮、超,形成良好的备考氛围。用好手中的复习资料,力争一课一得。循序渐进,注重讲授高考出题解题规律和技巧,覆盖重点,突破难点。

③年级领导每月定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帮助他们改进教法,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大检查,保证八个环节的落实。每月作业定量(指全批全改的作业)。做到没有备好课不准进教室,没有完成规定的作业量将通报批评,并将相关资料整理成册存入个人档案。

3、加强学生的规范性训练和综合科目的适应性训练,注重信息搜集,提高备考效率

①九、十月份举行一次全体高三老师学习高考评分标准及细则活动,特别是语文、英语的作文,数学的解答过程,综合科的主观题。要求每位教师能掌握高考评分标准,加强学生的规范性训练,让能得到的分数做到每分不失。

②研读新考纲,结合新课改,正确把握复习教学方向。关注新考纲的调整,考试内容及范围可能的变化。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考纲,明确考纲所增删的知识点,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以纲为纲,结合文本,准确把握教研和复习方向。

成立“综合”学科组,综合科由学校任命两个备课组长,由年级分管教学主任担任整个综合科的大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协调,弘扬团队精神,形成备考合力。语、数、英学科要多开展与省内名校的交流,综合科多参加全国(特别是北京)的学习与交流,使学习充电、整改提高成为一种风气,提高备考的针对性。

③进行综合科目模拟测试,提前适应高考。针对高考特点,在“史地政”、“理化生”第一轮复习将要结束时,每周安排一次综合科测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调整好学生遇难不慌,遇易不喜的应试心理。同时经过测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研究备考方略,争取在综合科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④加大对外地考试信息的收集力度,成立信息收集小组,组长由付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年级主任担任,充分利用内外两种信息资源,服务于高考。加强对高考动态前瞻性的研究和预测,指导各学科把握好教学的标高,及时调整备考思路,提高备考效率,多参加国家、省级举办的高考研究会、信息发布会,与华师一、武汉二中建立手拉手友好学校,力争与他们的信息资源共享。

⑤实行月考制度,以月考促备考、促高考,对每次月考情况以班为单位进行质量分析。全年包括市统考共进行七次大型考试。

4、加强“培优”工作,很抓心理辅导,让更多的学生升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各班以成绩分析册上一、二层人数确定

①培优要力求多样化,不拘一格培育英才。培优不限于讲几堂课,搞几个兴趣活动小组,应该落实在平时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稳抓稳打,步步为营。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选好苗子,确保过一批。应该主动为他们保驾护航。主要注意心理辅导,经济上予以关怀。重点关注这类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及周围的环境(有无干扰因素),班主任要多进行一些感情投资(包括经济资助),多与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逐步减轻心理负担,轻装上阵,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对一部分成绩不稳定学生,要注重培优、补差同步进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班主任要把他们纳入培优、补差的重点,以班为单位,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植优胜学科,治理跛腿学科,利用空余时间开小灶,扬长补短。各班分工到人,跟踪培养,一位教师负责1-2名学生,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补差方案,让这些学生进入“一类”,达到高考丰收的目的,对培优、补差取得良好效果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②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纯洁学生心理,提高应试能力。学校在适当时候请有特长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应考能力培训,召开高三全体学生家长恳谈会,做到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三者沟通,减压增效,形成良好的备考环境,提高学生抗外来因素干扰的能力,把应考能力发挥至最佳状态。

六、教学工作整体安排

9 月:语、数、外、政、史、地完成高三年级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其它学科进入第一轮复习。各班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协商确定培优补差名单,明确各老师的责任。

10-3月:进入系统第一轮总复习阶段,研读各科《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完善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基本技能。通过迎战孝感市第一、二次模拟考试,熟悉高考的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

4月份:各科开展第二轮复习。进行查漏补缺和强化综合训练。重点放在学科内综合,兼顾学科间综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做好孝感市第三次模拟考试和武汉模拟试卷分析、成绩分析和各层学生的引导工作。

5月份:进行高考模拟训练。通过“实战演习”,提前体会高考,适应高考,注重评讲,培训考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6月份:组织考前训练,注重考生思想稳定,身体健康。组织高考,完成高考总结。

第一学期具体安排:

九月:

(1)   高三年级全体教师高考备考研讨会。

(2)   教师学情分析会,提出目标。

(3)   仪容仪表检查。

(4)   组织第一次月考及质量分析会。

(5)   安排美化班级环境。张贴名言名录,年级出一期龙虎榜。

十 月:

(1)安排国庆补课。

(2)组织学校体育节相关活动。

(3)组织第二次月考及质量分析会。

(4)体育运动会。

(5)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6)各科老师参加省高考备考会。

十一月:

(1)组织学生参加孝感市第一次统考。

(2) 高三教师质量分析会。

(3)学生质量分析及表彰大会。

(4)学习方法指导讲座

十二月
(1)迎接市区两级高三复习视导。

(2)高三教师常规检查。

(3)各班筹备迎元旦

 一 月( 08年)

(1)    组织第四次月考及质量分析会

(2)  高三年级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3)   年级学生期未表彰大会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