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
——马集、郭庙、二郎三校暑期联合备课磨课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探讨一条“强弱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搂抱发展”的课改新路子,经县教研室批准,马集、郭庙、二郎三个中心校开展暑期联合备课磨课活动,通过共研、共创、共享、共进,促进三校共同发展,取得了良好实效。现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一、精心谋划,统一安排
为保证备课磨课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8月3日,我校先让张振华主任与马集中心校李如起主任、二郎中心校崔凯主任一起制定了《郭庙中心校、马集中心校、二郎中心校三校暑期集体备课磨课方案》,定于8月6日至12日分校分学科举行三校暑期联合备课磨课活动。《方案》确定了备课中坚持的“三公开”“四定”“五统一”“六备”原则,即导学案公开、资料公开、经验公开;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习目标与重点、统一导学环节、统一导学模板、统一课件制作;备课标、备课程、备学情、备学法、备导学流程。
二、强化领导,严格要求
我校为加强对备课磨课工作等领导,成立了以李安国校长为组长、随冲同志为副组长的备课领导小组,按照三校共同确定的暑期活动备课方案要求,分学校分学科开展具体活动,数学、政治两个学科的三校共28位教师在我校备课。数学政治两科老师由张振华主任负责考勤,到马集参加英语物理备课老师有高原校长带队负责考勤,到二郎参加语文历史的备课老师由张国利主任带队负责考勤。在备课期间,中心校李安国校长还亲自到马集、二郎去指导督查。
备课要求严格考勤,具体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参加备课教师要统一签到,迟到或早退一个午别,罚款20元并扣业务量化分1分,缺席一个午别罚款200元。我校由随冲校长全程陪同,具体负责。
三、集中智慧,精诚合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改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校际之间、教师之间也要合作交流。太和课改的成功当然需要我们课改校之间的通力合作,相互学习。马集中心校是我县第一期课改的龙头学校,我们郭庙中心校和二郎中心校系我县第二期课改学校,我们要提高,就必须向兄弟的课改学校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我们知道,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导学案的把握、课件的制作等都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通过集体备课,达到了互补交流、共进共长。同时,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往往也会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磨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教学的生成,最后制订出最优化的导学方案。同时,在备课磨课活动中,各校教师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他们心里都有集体荣誉感,他们踏实严谨、团结合作,在这次活动中,从没有人在活动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他们比纪律、比合作、比奉献、比工作,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且行且思,共同提高,培养和磨砺了广大教师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集体备课磨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成长。尤其是三校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校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相互交融,共同成长。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更有利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五、切磋磨课,资源共享
有位专家这样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一样,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一交流就是两个观点,甚至是更多更好的观点。”“闭门造车”“孤军奋战”的备课形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需要。而集体备课磨课恰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生成导学案——制作课件——完善定稿”的流程进行集体备课磨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有效形成了集体智慧的合力,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同时,通过分工合作,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专业水平,从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同分享。
六、集体备课磨课,教育教学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
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目前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以前,我校教师对导学案的编写各自为政,理解偏颇,有时虽然加以引导,有些人总是我行我素。通过三校集体备课磨课,他们学习了马集中心校的做法,统一参考马集中心校的导学案模板,他们明确了今后的方向和做法。在活动中,广大教师通过制作课件,也提高计算机操作的水平,他们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大大补充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教育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明显提高。
七、集体备课磨课,将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集体备课磨课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平时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假、大、空,而这次三校集体备课磨课,解决的就是下学期各科的课堂实际问题,导学案的编写、课件的制作,同时通过此活动,更好的完成了教师报专家布置的二期课改学校三期教学培训任务——导学案的编写,专家讲授的理论知识在备课磨课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这样,在以后的教科研活动中,我们教师就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教科研的氛围在下学期必将逐步浓厚起来。
八、集体备课磨课,能使二次备课得到有效落实
暑期集体备课磨课,使得下学期导学案及课件制作已经“落地”,但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高效”,二次备课尤为重要。以前的二次备课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缺乏针对性,缺乏真反思。我们知道,集体备课所形成的“共案”是面向年纪所有教师所有学生的,他人智慧、集体智慧可能校本化个别化程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教师具体班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进行必要的二次备课。在教学中,我们可将集体备课内容视为备课素材,从本班学情出发,做好素材和方案的选择、重组与创新工作,可以进行具体化个别化的改进,也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内容、针对性的练习设计等。教学内容要适合具体班级、方案应与具体的课堂情况相结合,以演绎出可能实现的合理细节和过程。导学案及课件的课前准备已完成,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二次备课,使二次备课落到了实处,这样的效果肯定会更好更明显!
郭庙、马集、二郎三校联合暑期备课磨课活动,不仅实现了太和县一、二期课改学校面对面对话,而且也把一期课改学校积累的经验、收获与成果与二期课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共同提高。8月11日,县教研室副主任李磊一行视察了三校备课活动,对三所学校的联合备课活动给予了“组织严密,过程实在,效果明显”的高度评价,并对三校备课教师不畏酷暑、敢于吃苦、精诚合作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值得向全县推广”。
今后,我们三校还将准备开展同上一节课、同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的联合教研活动,建立三校联合备课的系统评价体系,实现三校协作教研的常态化,达到“携手合作、发展共赢”的目标,为太和县课改工作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太和县郭庙中心校
2014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