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 谢玉芳
阅读: 1955 时间: 2005-11-05 00:23:00 1

        -----对“单元目标引导探索法”运用之体会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如何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课堂上运用“单元目标引导探索法”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获得几点体会谈一谈。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法”由“化学实验引导探索”和“教学目标评价”两部分组合,是在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导下,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程序的教学方法,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目的,它整体划分为五个节环:

   制定目标                       制定目标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启发质疑     针对目标、启发质疑      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引导探索     设计引探、启发思考      观察探究、积极思维

                                                          

   巩固运用     归纳整理、反馈矫正      认识升华、运用开拓

                                                         

   教学评价                  紧扣目标、激励评价

一、制定目标、明确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把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把握好,尤其对教学难点,要考虑如何设计台阶、化解难点,对重点考虑如何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一堂课应事先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学习就会知道哪些是知识的重点、难点。这样既增强他们学习目的明确性、又便于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二、启发思维、鼓励提问

学生在课堂上是通过五官来获取直接知识,阅读、观察实验、看黑板则是

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每节书的教学中,本人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并在一边略加提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例如,在讲《铁》一节有关铁生锈的条件时,先让学生阅读书P118页的三段有关实验的文字,并且略加提示:为什么第二支试管中的水要煮沸?为什么第三支试管空气要烘干?让学生带着疑问,来观察三支试管中的铁钉从而更加突出铁生锈条件:与水、空气接触,两者缺一不可。

化学课有一个不同其他课特点。就是: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通过实验、提出疑问,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在学完“氢气实验室制法”时,学生质疑,既然铁、镁、锌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什么实验室只选用锌呢?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学生会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盐酸,能不能像制取氢气一样选用硫酸呢?此外,学生学完这一节后,会质疑,灭火器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但在实验室制法中为什么不选用呢?对于学生提出一切的疑问,教师首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可以用实验的手段加以解决,特别是对比实验,这样还是要学生自己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比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在讲述《铁》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时,本人将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每人发一张配套练习,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完成三个实验,每做完一个实验,观察并在练习纸上完成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即化学方程式)。这样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只是指点,根本不用逐句讲解,一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比以前的“满堂灌”效果好得多。

 

三、巩固运用、反馈矫正

每堂课讲授新知识之后,一定要学生动手练习,以达到运用目标。练习的

形式很多,可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及试卷事先出好题目,内容应是该堂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课堂上练习要及时评讲,以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后补充或个别辅导,在练习评讲过程中,不要教师一人代办,由学生回答,错的是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来加以改正,这样不但可活跃课堂,持续学生思维活动,而且加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对比形成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回答要适当地给予表扬或鼓励,让学生在学完一节知识后有一种成功感、收获感。另外,增加一点的是,在练习中对于优生,可适当增加一到三题,以免优生有“吃不饱”现象出现。

 

四、自我总结、教学评价

每堂课结束之际,本人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

反馈到前面的教学目标,这样更一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同时也明确自己掌握程度,以便课后及时复习,做到查漏补缺。

当然,要真正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课,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不过,本人觉得教师课堂上牢牢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步步向教学目标靠近,是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的关键。

indinavir efectos adversos ourblog.bebrand.tv indinavir vademecum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