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青山绿水间飞扬
阅读: 3469 时间: 2007-05-25 07:12:00 1
周华刚,男,1982年出生,现为烟店镇白店中学语文教师。2000年毕业于广水师范,2003年华中师范大学自学考试教育专科毕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先后在向阳小学、程巷小学、白店中学等学校任教。参加工作七年来,教育教学业绩突出。所任学科综合成绩多次在各级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受到了上级领导及同仁们的一致认可和称赞,并多次在白店中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学生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在教学之余,自学电脑知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成绩斐然以“Authorware”制作的初三语文课件《陌上桑》先后获得市、省级一等奖。2005、2006年连续被烟店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4、2005年连续被市人事局考核为优秀。

 

   “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出灿烂的火花;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这就是他的青春格言。正是在这条格言的指引下,他一路走来,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坚定的脚印,写满了勤奋、谦逊、严谨、求实……

    这就是生在碧山下,工作在涢水边,白店中学一名普通的教师――周华刚。

他是一头牛,奋力地耕耘,乐于奉献

在教育事业的这片贫瘠的土壤上,他像一头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激情而无怨无悔地耕耘着,碧山之下,涢水河畔,留下了他那青春激扬的身影。

    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崇敬和向往之情是他当初选择上师范学校的真实心情写照。2000年10月,周华刚走上了工作岗位,从那时起,教师成了他人生最光荣的标记,他向青山绿水许下了一生为教育的承诺。

    这一年,为了响应当时烟店教育站“支援我镇边远地区教育”的号召,他来到了烟店镇偏远的山村学校——向阳小学,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以及二年级的数学教师。刚上班的近两年里,没有工资,学校经济状况也不佳,连基本的生活补助也没有。学校离家又偏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把每周28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班务工作当作自己的精神大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他品尝到了心仪已久的欣悦。在他看来,那双双明澈的眼睛,是渴求知识的诉说,那日渐攀升的成绩是他们成长拔节的声音。在这里,他感觉到自己人生舞台的帷幕已经拉开了,自己的青春之歌奏响了。

    周老师勤勤恳恳,心中充满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不计个人得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第二年,因工作需要被调到程巷小学,在这里,凭着对工作的拼劲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周老师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也给当时学区的各位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2年9月,经过学区领导的认真权衡,决定调周华刚同志到白店中学任教。“小学老师教初中生,教得好吗?”作为小学教师的他压力更大了,带着忐忑的心情和不服输的念头,他来到了离家更偏远的白店中学,担任了一(4)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至今在白店中学工作五年了,已经有三年的初三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工作经历。

    回想起当初来到白店中学的时候,周老师心中充满着坦然与充实。初中工作任务之重,条件之艰苦,地理位置之偏远,是这所学校欠缺教师的重要原因。但他毫不退缩,每日最早起床到办公室是他,放学后除初三教师外最后离校的也是他。因为当时学校正在进行危房改造,学校没有多余的宿舍给新调来的周老师住宿。由于路又远又不好走,所以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日五点多钟就就得从家里起来,骑上自行车得花一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每天放学又得骑上一个多小时的车回家,这时已经是万家灯火。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有时是车“骑”人,衣服也浑身湿透,人也成了泥巴人,直到后来学校危房改造完后才腾出房子安排了周老师的住宿,但他不曾有半句怨言,在这期间他也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他一心全扑到工作中,凭着自己的认真细致、勤勤恳恳,他迅速地熟悉了情况,站住了脚。

他是一团火,熊熊地燃烧,辐射宽广

    在周老师的身上,似乎总有烧不完的激情,他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中,他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作为一个班主任,周老师知道,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和亲切和谐的班级环境,既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有利于学生活泼健康地发展。所以致力于班级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培养一直以来是他开展班级工作的核心:当学生生病时,多一份关怀、呵护;犯错误时,多一份耐心、细心;遇到困难时他们一起排忧解难,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们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真心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会为班级着想,让学生们感到这是同学们共同的“家”,一定要把这个家建设好。

    2005年深冬的一天,近来经常迟到的胡小平同学突然没来,打电话又联系不上。正值寒风凛冽,风雪交加,他前往其家看个究竟。经过艰难跋涉,浑身湿透,脚酸腿软的周老师到了这个学生的家。当他了解到原本因学习跟不上已有厌学念头的胡小平同学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打算不读了的时候,于是他一方面对该家长做详细的工作,指出对其孩子的不理智的行为的宽容实质是害了孩子。另一方面他与胡小平同学促膝谈心,教育引导,肯定她在待人处事、班级事务等方面的优点,并深入浅出地让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针对其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周老师对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提出每天抽时间为她开小灶,查漏补缺。学生的母亲面对这么热情的关怀,非常感动。这位学生也当场下决心从今以后决不迟到旷课,并树立信心,要认真努力学习,不拖班级的后腿,一定要为班级争光,来报答周老师对她的恩情。

    这次的家访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他觉得得到的更多,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又取得了家长的支持,促进了学校、家庭双方对学生结合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有了保障。像这样,他一有空就家访,一到节假日,到学生家家访成了他最繁忙的“功课”,他热情如火般地温暖了许许多多的残缺的心灵。

    不经意之间,周老师已在讲台上度过了七年了,虽然教书时间不长,但在他的教鞭下,一批又一批的幼苗茁壮成长着,他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

    留守生黄强,思想十分偏执,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从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恶习。负责监护的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他经常欺负他认为看不顺眼的人,他简直成了他以前的班主任的灾难。自从周老师接手了他所在的这个班级后,黄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可又有谁知道,让他迷途知返之前,周老师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多少的心血,找他促膝谈心过多少次,跟他的家长接触了多少次, 这些简直是难以计算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在三年级学期期末考试他用91分的语文成绩回答了周老师,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周老师感到满足了。面对这样的转变了,黄强的父亲说不出的感激,硬要接周老师到他家去喝酒,但被周老师婉言谢绝了。

    周老师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得那些贫瘠的小树苗茁壮成参天大树;也正是因为有了爱,使得迷失方向的帆儿驶向正确的方向;也正因为有了爱,他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与成功,将自己的青春无悔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他是一条河,哗哗地流淌,永葆新鲜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周老师凡事都有一股不甘落后和敢于革新的钻劲。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论根底,他不断地摸索与创新。教学中周老师本着“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意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此外,他还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并适当加以改变运用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他很注重与同组其它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交流,向他们虚心请教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汲取他们的教学经验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周老师认真地钻研新课程标准和相关的理论书籍,及时地领悟到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使他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他把研究性学习定位在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考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周老师的课我最喜欢上,每次上课,我特别高兴。”周老师的学生说。在他的每一节课里,学生们都有笑声,每一节课都有收获,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提高。他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边指导边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朋友。

    他的语文课堂渗透了一些看似无关,实则至关重要的语文情感的培养。在他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当中,无论时间多么紧迫,他总会让学生在专门的课堂里练习书法,学生在领会书法真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情趣。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在他的指导下,由学生们自己组织主持了“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乘着音乐的翅膀”等一系列的演讲和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们自主、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然后知困,学则知不足”,“想给学生一碗水,那就要自己准备一桶水。”周老师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认识到这一点。在他走上三尺讲台之时,别人大都选择函授进修的方式来提升自己,他毅然选择参加更高难度能对自己有更大提高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专科的自学考试。只要有空余时间,他就不断地钻研,并认真地做好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三年时间里,先后通过了《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等19科的自学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大专学历,接着投身到了本科自学考试之中。在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周老师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学生工作做起如鱼得水。他还运用学校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紧跟教育的新形势,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高涨,学生的整体成绩有了巨大的飞跃。

他是一面旗,呼呼地飘扬,堪为示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由于周老师的乐学、敬业和奉献,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一路走来,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2005年仅仅钻研Authorware课件制作平台一个月,就制作了初三年级语文课件《陌上桑》,在获得2005年孝感市电教作品“五优”作品大赛一等奖之后,又传佳绩:荣获2005年湖北省电教作品“五优”大赛一等奖。

    2006年,经过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并经过实践的论证,周老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撰写的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兴趣指向及调控》被2006年第三届全国文学教育论坛学术委员会评为二等奖,并获邀参加论坛在武汉举办的“徐江语文教学批判会”。

    正因为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勤恳钻研,在2003年至今,周老师所教的语文学科屡次获教学评比优秀奖,并多次在白店中学“我最喜爱的老师”学生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

    周老师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也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2005、2006年连续被烟店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04、2005年连续被市人事局考核为优秀。

 

    若要问青春是什么?或许是时尚生活的追随,也许是热血沸腾的拼搏,碧山涢水见证了周华刚老师的成长,他用自己的默默奉献,充满朝气的教育探索诠释了不一样的青春,作为年轻人,或许他是清贫的,玩不起新潮,但周老师无怨无悔地把青春放飞在青山绿水间。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