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领域与计算机应用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不单是与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还由于计算机的介入使得常规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应运而生,尤其是一些不受或受到应试影响较小的学科,比如说初中地理课,这种教学改革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一些。从开始有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以来,地理学科就比其他学科更有其使用的敏感性。因为地理科学实际上是一种宏观的科学,在没有电教媒体介入之前,想表述地理科学的宏大体系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一些感性的和直接的教学方法像徒手画地图等等虽然用得比较多,但有时很难说明问题的实质。有许多地理知识因此而无法叙述得清楚。电教媒体的出现乃至今天的网络载体的使用,却使地理科学在中学生中简明地普及成了一种可能。而新的教学工具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在此之前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的常规教学模式,也是对许多旧有的教育观念的一种冲击。因此,至今有许多教育者都拒不接受这些新东西,一方面是接受东西需要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学校一次性资金的投入大大增加。尽管如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还是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教学理念更新的浪潮,由此使许多创新意识较强的教育者快速地把最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引进了课堂。这便是今天在中国城市的基础教育学校中随时可以见到的以新的教学媒体和手段来上的新型素质课。这一类课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也许在某一个问题上学生可以成为教师的先生。甚至于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正好在课堂上被学生刚发现的新知识所纠正。这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残酷的挑战。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实际上还有许多教育者并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或者是说并没有想到形势会以这样快的速度发展。可喜的是,地理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教学途径。课程内容的讲授由于有媒体的介入而变得比较轻松。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是一种说法,而是变成了一种真正的教育现实。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常规学习知识的方法。网络的介入生活,使学生们最早在自己的玩乐之中找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那就是在网络中边玩边学。随着一些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率先将网络带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们积极响应的热情空前地高涨起来。在初中地理学中,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帮助教师收集大量的有关信息并在地理课堂上应用,这样学习除了能增长知识之外,还使学生们尽早地掌握了许多网上冲浪和收集信息的方法。同时,如果没有学生们的参与,教师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如此众多的信息的。
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在地理教学改革中,除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之外,笔者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物点设计了许多学生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根据教学改革思路相应地设计了新的学生学习评价标准,试行考试成绩为120分,但分四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为试卷部分,占考试分数的100分。第二部分为地理报纸或论文部分,占考试分数的5分。报纸或论文部分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一个地理方面的小论文(或出版一期地理报纸)。由老师结合地理课教材出十个小题目,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题目作为报纸或论文题目,自己再有计划地搜集、整理资料(老师提示,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资料)也可随时随地咨询老师,但不能抄袭。老师可以帮助同学修改论文,但报纸得自己编。最后进行成绩评定,纳入期末考试的总成绩。第三部分为学生自己备课部分,规定每个学生的备课成绩满分为5分。学生通过自己备课,准备上课资料,到讲台上来讲一节课的一个框题,(5分钟),提高自己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使我们的地理课更接近生活,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第四部分为平时作业部分,占10分。上课时老师留出时间给同学们做填充图和训练指导册,这两本作业能及时上交并且内容基本正确者各得5分。通过这些新的评价标准的制定,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有较清晰的学习依据,不至于因为变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不知所云。笔者在《肖川博士论文集》《情感教育之所以必要》这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很受启发。“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这就是新世纪体现教育人文关怀的一种思想。也是近几年在基础教育中希望达到的一种教学境界。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学科教学改革能使学生整体提高其个人修养和国民素养,也使基础教育能对国家有更大的贡献。
transfer prescription coupon
go free cialis coupo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