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 勇于实践
来源: 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 韩波
阅读: 5269 时间: 2005-10-18 21:19:00 1

   教师不仅仅是‘蜡烛’,而应是一盏明灯,不仅仅具有‘一桶水’,而应拥有一条奔腾不止的小溪。教师在滋润受教育者心田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会得到升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从教二十年来,我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全部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和同行的认可,特别是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在十六中学任教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曾连续五年任高三毕业班的英语课。连年高考英语成绩优异,多次受到教育局的表彰并获教学成果奖。我教的学生有300余人考入高等院校,其中考入英语专业的近50人。辛勤的汗水获得了丰硕的果实。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及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好评。学校每学期进行的学生满意率测评,我的满意率均在95%以上,其中多次为100%。这期间,被评为区首届“优秀课”教师,被市教育局授于“教学新秀”,市教委教研室评为“市优秀课”,市电教馆评为“电教优秀课”等。
   1993年从事教研工作以来,深感责任重、压力大。因此,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指导全区英语学科教研的同时,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所谓“教学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托起名教师”等观念,不断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使我更加认识到,要想从“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变,就必须搞教育科研。于是1997年我带领两所中学的2名教师参加了省教科院“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的实验研究工作。该课题是由省教科研院副研究员刁振玉老师总负责,针对当时学生现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能力而提出的。
   古人云:“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即说能正确估价自己的人是杰出的人,能战胜自己私心杂念,控制住自己的人是出众的人。说明人贵在能自知自胜。要想自知自胜,就要善于自我评价、自我解剖、自我完善。中学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不仅有利于了解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能发现自己在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主学习和自律能力。整个实验过程如下:
   一、培养学生自我评价习惯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以形成性评价为切入点,使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为培养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奠定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情况。
   1、实验班的每个学生填写问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位置;所开设的课程是否愿学;是否存在偏科现象;是否有预习习惯,每天是否对知识进行自我反馈;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处理等进行调查。
   2、实验的每个学生填写两个自我评价表:每周一把自我评价表(一)发给学生,每周五再把自我评价表(二)发给学生。开始的两周是由教师组织督促填写。表(一)每天所有学科上完课后教师利用自习课组织学生像完成作业一样认真填写;表(二)每周五放学前组织填写完毕并上交。
   最初,学生不懂什么是自我评价,出现了几种不良现象:有些学生不能实事求是填写,有的学生出于自尊心或虚荣心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有的过于谦虚或自卑,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不会公正地评价自我,有的认为填写问卷和评价会耽误学习,不如利用那几分钟时间写作业,所以把它当作一种负担来应付了事。后来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说明,帮助指导,使学生认识到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三周以后,教师让四组学生自己选派一名代表小组发放、回收问卷表,反馈自己小组学生意见。同时根据实验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于问卷表中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问卷选项。通过学生自我组织、增强了自我评价习惯的意识,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填写问卷表中的问题,并能够实事求是,勇于暴露自己学习上的弱点,讲实话查找不足,准确恰当地评价自我。学生逐渐养成了自我评价的习惯。
   二、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阶段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如果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必然不爱学习、不会学习,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我们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习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分析、判断并做出自我调节,提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提高学习成绩和促进全面发展的方案。
   因此,在课题进入学科研究阶段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把握预习的“三性”,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预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和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者,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英语的能力,为其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针对性:
   教师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题目,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例如,对教材中使用频率高且用法灵活的常用词、赋予新意的熟词以及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推测词义或比较和归纳的练习,学生就容易明白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和上下文中有不同的词义、词性和用法,明白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的道理。
   2、启发性:
   教师通过英语教学不仅应让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预习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情景,以“置疑”为先导,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提升自我评价能力
   俗话说“善始容易,善终难”。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形成过程是长期的,特别是在形成初期易于波动、变化。因此,教师应持之以恒,时时处处鼓励学生自我检查,自我监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更好地完善自我。
   实验班进入初三复习阶段,我们的实验不但没有终止,反而利用复习阶段学生做题多、测试多,进行了“考评考”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巩固提升阶段。我们让学生对专项习题进行自考自评,同桌交换批改等办法,发现自己哪部分知识还有问题,并把同学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写成书面材料交给老师,老师每天利用一节自习进行集中答疑和个别答疑,并对学生出现问题较集中处,再编一套试题进行测试。这样做既有针对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又使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了巩固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取长补短、置疑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通过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消除了教育科研的神秘感。作为教研员,要带领教师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要革除消极懒惰、坐等课题的思想,积极地寻找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紧贴教育教学实际变化的脉搏。
   一个现代教师不应拿昨天的经验来禁锢自己,而要用明天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科研要紧跟时代,孜孜以求,勇于开拓、与时俱进。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