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教学
阅读:
1618
时间:
2006-01-11 12:57:00 1次
一、初中美术重在教师的引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已经步入到21世纪这个全新的社会,高科技的创新就需要高素质的多功能人才。学习美术知识培养美术人才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它是人们生活当中不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中心目标就是传授知识技能,在教学中要想提高质量,最主要的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全面的素质,和扎实熟练的绘画技能和专业技术,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我从事美术教学三十年来,不断的研究探讨,给我很深的体会是:作为美术老师对美术课的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养成善于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认真掌握美术大纲的原则。课堂上坚持对学生由浅入深的耐心辅导,平时不断在各班发现人才,想办法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和培养他们对绘画的爱好和兴趣。在美术课教学中把握住两点:一是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原则;而是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快使学生对美术知识和绘画既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教学的质量在于科学的组织
教学组织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教学时代,作为一个美术教师不但要有很好的组织教学艺术,同时还应有熟练的业务能力,才能使学生得到理论知识的顺利进行,在平时的授课中我都能根据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掌握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点,有目的进行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活动。室内以习作知识为主,室外以分析实践写生为主。让学生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体验实践,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观察能力,使他们真正到大自然中的去认识锻炼,从中提高他们的绘画创作技能和水平。
三、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活动,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学生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审美素质,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最终成为有良好素质的有用人才。在授课中教学目标要明确,要上好每节课确实存在着一定难度,特别是农村的初中学生更为明显,他们对于美术这一学科大多都不太重视。他们的想法和学习目的是以攻主科知识为主,加之乡村小学美术开设较差,所以到初中阶段学生美术普遍性基础差,怎样去改变这样的状况,要靠美术教师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四、努力转变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
认识和适应新事物的发展,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科学性的安排学习活动内容,要力求做到讲理论时学生听得清楚,示范操作时让学生看得明白,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术本身就蕴藏着很多知识,而对学生都需要讲清楚,绘画是美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之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形态,以它特有的艺术美发挥它对人们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完美的形象结构能反映出神、情、气质等本质特征。通过提炼、概括的精确形象来表现,在授课中多给学生做范画演示,刻画一些有趣味性的画面,促使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和兴趣,从中使美术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调节教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是每位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作为美术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还应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在美术课教学中使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要坚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的教育,充分利用美术绘画这一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直观形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在新世纪育人教育实行调节教学很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应该是指挥长,学生就是主力兵。学生绘画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运用调节教学这一新方法。我的体会是在把握好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同时,教师要有热心、爱心、关心、耐心、真心。与学生建立亲切的师生关系,认真辅导精心传教,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爱好,特长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六、课堂常规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美术课教学是一门既活泼而又严肃的认真课程,学生对上美术课大都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优点,充分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了把本节课上好,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刻画对象要安排适当,既要让学生能画下来,又要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刻画过程中我采取多给学生做示范画表演。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力求把所画对象表现真实准确,为使学生对事物养成观察分析的能力,我不断组织学生到校外大自然中去写生,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确实锻炼自己的创作技能,让他们了解让社会从中刻画出社会主义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画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