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蔺---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参赛心得
来源: 重庆市育才中学 作者: 付蔺
阅读: 1027 时间: 2016-11-02 10:32:26 6

2016年重庆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参赛心得

重庆市育才中学   付蔺

参赛课题《导体的电阻》

    

从万州回来以后,立马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终于静下心来整理一下比赛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回首看这次比赛,比赛那天表现还可以,但仪器出现故障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些许遗憾,但也不后悔,因为这个过程学到了很多。整个过程准备了一个多月。整个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堂结构的设计。

  课堂设计,必须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必须知道该知识在初中已经讲到什么难度。在这基础之上,学生已有的知识可以稍微复习,而本节课的重点则因立足于没有的知识。所以在设计课之前找了几名高一的学生,就相关知识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且和学校的初中老师进行交流。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到导体电阻在初中已经讲过,初中已经明确到:导体电阻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如果层次比较好的学生还提到导体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我不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初中讲过了这样一些,那高中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哪个位置。带着问题,反复和组里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我们一致认为:导体电阻和长度、横截面积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实验验证过程应该快速通过,因为这一点在学生认知能力上没有太大问题,教学重点应该放在电阻率的理解。

这样一个设计过程确实对我的提高很到。想想自己平时的上课,很多时候都脱离了学生的基础:学生会的东西反复地讲,学生不会的地方却讲得不够透彻。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多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黄恕伯老师提到对物理教学的理解: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加以应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创造。如果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创造一样东西,学生就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魅力,物理的魅力。

  基于这一点,这堂课我们一直想突破的就是创造。学习的内容的电阻定律,根据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我们希望创造一台电阻温度计。虽然过程很不容易,但最后我们还是创造出了一台温度计。试讲过程中,学生的反应都很不错,但是最后比赛的时候正是这个最关键的实验的问题,导致了结果的不理想。很可惜。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日

点赞是一种美德
6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