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奇: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
阅读: 1682 时间: 2005-12-25 00:45:00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评价改革成为倍受关注的焦点。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探索教育评价的新体系?实验区进行教育评价改革中应关注哪些重要问题,做好哪些关键环节?这些都是教育评价改革中一些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

 

新课程需要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发展性教育评价新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主导方向。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其关键性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即发展性评价以促进被评价者发展为本,具有明确的、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检查;要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要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因此,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等。但是,从新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育评价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过分地强调甄别与选拔,过多地关注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评价、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过于注重纸笔测验与自上而下的评价等等,已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建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教育评价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首要问题。

 

二、项目组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进行的初步探索

 

为了研究与解决当前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建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新体系,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教育部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以下简称“评价项目组”),由我组织全国有关专家对教育评价改革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两年多来,评价项目组的专家和成员不仅进行了大量的国际比较研究和理论探索,而且,还积极参与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的各项实际工作,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实验区广大的中小学学生、教师、家长、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调研、访谈、研讨、培训等多种方式,发现、解决教育评价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改进教育评价的实践,积累了大量来自实践的“鲜活”的资料。广大的实验区教育工作者也立足实践需求,充分利用地域资源,创造性地进行了教育评价改革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经验。在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研究、探索中,评价项目组专家与成员和实验区的一线教师们通过不同形式的互动,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协商,产出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富有成效的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

为了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更好地为实验区的教育评价改革服务,满足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评价改革的需要,开阔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视野,评价项目组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为原则,进行了一系列面向实践的教育评价研究,并在新课程背景下尝试建构新型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为此,评价项目组将于近期陆续出版《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丛书》,该丛书立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实践需求,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研究中的先进经验,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从“教育评价的基本原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考试改革”、“课程评价”和“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尝试建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新体系,并使其在“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完善和丰富;此外,为了给我国教育评价的广大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广大教师提供启发和借鉴。我们项目组还将出版《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译丛,较系统地介绍国际上在该方面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新实践。该译丛将采取动态、开放、发展和面向实践需求的原则,不断选取当前国际教育评价领域中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翻译,并陆续出版。译丛的首批译作《有效的学生评价》、《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将在近期在问世,我们希望,该译丛的陆续出版将会给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给我国广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提供借鉴,并不断丰富我国教育评价领域的研究。

三、实验区做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在教育评价改革的过程中,广大的实验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教育评价的实践改革中也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和困惑。为了解决实验区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实验区的教育评价改革,我们认为,各实验区在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时应共同抓好如下几个关键环节:第一,进一步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改革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课程标准等为依据;第二,充分认识到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即促进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为了在各个层面建立教育评价的新机制以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各实验区要建立专门的评价研究团队和有效的运行机制,研究团队要有专人负责,团队的人员构成要包括实验区参与评价工作的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部门、有关专家、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与家长等,评价团队的工作内容与重点要明确,要有自己的研究与指导机制;第四,从新课程实验入手,以实验带动评价研究,选择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等某一或某些方面发展的具体研究问题、课题,制定评价改革研究计划,整合各方面的研究力量,进行评价研究,并对评价研究的成果与进展,进行及时的总结、交流、展示与激励;第五,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政策与评价制度;第六,加强、改进教育评价的培训工作,要精心设计与组织培训的内容与方式,做好培训后的交流与总结;第七,加强与本实验区内、外有关部门的协调与交流;第八,要建立有利于评价改革的社会心理氛围,加强社会宣传,让各种教育力量参与到评价改革中来,建立评价改革研讨机制与激励机制。

总之,教育评价改革是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希望工程”,我们希望社会各界都来参与、关心和支持我国的教育评价改革,愿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评价方面的专业素质能得到不断提高,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改革能够促进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