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求品位 以育人求发展
——试述我的办学理念
校长的办学理念是校长进行学校管理中的创造力的内心体验,它应是校长在教育教学及其他社会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开创新局面的诸种需求的总和。校长正确理念的形成,发展与付诸实施需要校长从学校发展的历史定位;学校办学的目标与宗旨;以及对办学绩效的展望等方面综合性地作符合校情的深刻思考,只有这样,校长理念的正确与否;理念贯彻的顺畅有效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一、我校发展的历史定位
带城中心小学建校已有九十个年头,它历经社会和时代的沧桑变迁,与中国发展步伐紧紧地连在一起。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优雅的校园环境、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良好而稳定的学习秩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顺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的办学宗旨,坚持了对党和国家负责;让社会家长满意;使全体学生受益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善育人环境、培养优质人才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以后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重新审视学校发展前景,打造新的办学理念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讲品位、重人才——理念的提出
历史是一面镜子更是一份积淀。综观我校的办学过程不难看出九十年来几代人为之付出了艰辛,为以后学校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当我们重新来思索学校前景时应注意新世纪求发展的高起点、高品位;也决定了校长在展望办学之路的客观性、前瞻性。所以校长理念的定位既是历史的总结,更是对学校以后的发展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理论纲领。
根据学校的现实态势,我们提出“讲品位,重人才,以内涵求发展”的总体思路。这个思路的提出涵盖两层意思:其一,讲究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位,校园人文精神的再体现;讲究的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素质化、智慧化,实现师生良好行为达到自动化;讲究的是课堂教学双主体互动,校内外各项社会活动的展开达到育人益智的理想境界。其次是注重人才,确立每一个人都是“才”的辨证发展思路。对教师要做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要创设良好氛围,依托有效制度,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要面向全体,激发主动性,培养自信力,发展他们的个性成才。鉴于此,围绕提高办学品位,求内涵发展的总思路我们确定了具体做法,力争把学校办成同行信服、家长信任、社会信赖的优质学校。
三、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实施理念的三个抓手
要做到“讲品位、重人才,以内涵求发展”,就需要抓好学校建设的“谋篇布局”,在“精、细、实”上下功夫。
(一)切入点——特色立校
学校的特色就是学校的个性和特征。特色学校即有个性或已形成了个性的学校。创办特色学校或追求学校个性的凸现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根据我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坚持“三个育人”的办学宗旨,提出了“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成才,着力于学生的主体发挥”的育人口号,创设优雅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创新人才。我们以“文明、团结、勤奋、创新”为校风;以“严谨、务实、求真”为教风;以“自信、乐学、善思”为学风,将“为国争光、为城市添彩,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作为德育教育主线,从而形成了争创特色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1、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学校特色的形成,应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石赋予文化气息和育人功能。要讲究校景布局的高品位,在注意了校园环境功能发挥的同时根据我校的实情逐步向校景园林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与紧邻的网师园形成格调统一和谐的优雅环境,另一方面凸现我校坚持已久的“绿色环保”的育人风格,逐年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位。
2、教育教学活动——智慧化。学校教育活动是学校的主旋律。讲究教育活动的素质化、智慧化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又反映学校校本特色的又一要诣。全体师生在“素质教育”要求的统领下,将教育理念与思想、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目标与评价、教育行为与习惯都纳入“自动化”轨道。“自动化”的建设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实施教育教学素质化智慧化的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内涵品位,提高他们的开拓创新能力。其次,要依托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大力提倡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抓典型、树标兵,形成教改氛围打造“素质化、智慧化”教育品牌。
3、队伍建设——重人才。注重人才的内涵,树立每个人都是“才”的正确人才观。面对教师要做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故此一方面作为校长要为教师的教学教改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氛围,在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诸方面加强学习与提高。其次,要从热爱教师队伍出发,抓“两主”、“两心”的教育,“两主”就是以民主治校,尊重、信任、依靠教师,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两心”就是校长要温暖教师的心,使教师树立安于事业之心。在进行这一工作中,校长要提高认识水平把教师当成主人,教师有了主人翁精神,就会有一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使学校教育现代化走上高品位。
所有学生都是“才”,学校要面向学生全体、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信心,注意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人才观”的又一教育定位。这里的“学生个性发展”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全面发展”目标去进取,去奋斗的。离开这一点,学生个性发展就无法走向坦途,也就违背了教育的总方向。为使学生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我考虑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课内课外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如:①在各科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②各学科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③各科教学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④有效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以现代化促进智慧化。⑤因时置宜、因材施教在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学习成长档案。(2)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区教育活动是发展学生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手段①通过大力开展普及性丰富多彩的活动达到培养良好社会活动能力的目的。②开展学科性和技能技巧性兴趣活动以达到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为“成材”打下基础。
总之,我们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教育实践和人才管理三方面,十分重视打造带城小学的特色品牌。在“精、细、实”上下功夫,力求不久的将来能让学校整体的内涵与外延走向高品位。
(二)着眼点——质量强校。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只有靠质量,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是强校之路。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是学校文化内涵的最根本体现。我们应从“素质化、智慧化、人的全面发展”来评价质量,只有这样质量目标的设定、质量效能的体现乃至教与学的学习过程才能朝“全面发展”去推进。主要做法是:
(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要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未来。学校要有高质量,既要培养知名教师、品牌教师,更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制定个人继续教育方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质量管理的保证,具体做法有:①学习先进理论、更新教育观念。②抓好“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尽快成才。③营造生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氛围。④树立典型,带动全体教师投入课程改革新实践等。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开拓的、有适应性的、自立的、思维活跃的、自我尊重的个体”。只有当我们把学生当作能动、独立的人来看待,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鼓励他们发挥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品质。因此我们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提出分层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适应个别差异,开发潜质以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师生的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中把握由“带着问题学”到“学出问题”的转变;目标的设计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方法由“教师讲解”向“自我体悟”转变,教学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另外,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的“学”来研究教师的“教”,教要为“学”服务,教需要“学”起作用,教的效果要通过学生的“学”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3)从各科的实际出发,积极进行“课改”实践。“课改”的关键是教学思想的转变,积极能动地搞好“课改”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组织教师学习新理论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改试验中不怕阻力和困难,只有鼓励教师坚持不懈孜孜以求才能创出新路,尝到甜头,才会改变旧有的定势,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支撑点——科研兴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工作在现代化教育进程中其作用日益显现,教师群体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科研兴校”已成为许多成功学校的办学策略。因而走科研兴校之路势在必行。实践证明,教育科研能迅速提高教师的修养和能力,促使教师队伍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形成以下几点思考:
1、加强学习,整体提高教科研意识。教育科研是一种探索规律,掌握规律的活动,不能停留在一般经验上。因此我们将继续坚持理论为先导,大力倡导刻苦学习,进行理论思维。通过学校组织的导读、精读引导教师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努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做到有明确的理论依据——说得清;有具体的理论指导——联得上;有理论的概括——提得高。着力于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
2、构建队伍,整体提高教科研力量。学校将在原有的教科研班子的基础上构建组合型科研网络,明确三套班子:领导班子、参谋班子和实践班子。领导班子由行政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主要负责科研规划,确定课题,落实经费,推广成果;参谋班子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务处及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题论证,方案修订,研究调控,成果鉴定;实践班子由一线教师组成,负责拟订教案,实践操作,测试分析和阶段总结。这样,教师人人参与形成优势互补,有利于力量的协调与整合,促进教科研出成果,教师出人才。
作为校长深知: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如果说校长理念的形成是源自于校长这份职业需要的话,还不如说是校长长期工作的一份思考与体验,它萦绕在个人胸中而久久不能平静。我将立志奉献,脚踏实地带领全体教师向“求真、创新”的目标奋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添砖加瓦。
带城中心小学 樊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