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顾攀登不问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戏剧化探索主题研讨会纪实
2021年3月30日一大早,万州上演了一部轰轰烈烈的“气象大片”——电闪雷鸣伴随着强降雨!即使有雨伞的遮蔽,依旧无法“全身而退”。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万州几百位老师到中加友谊小学学术报告厅参加“万州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戏剧化探索主题研训会”。
本次研训会聘请了大渡口育才小学的李雪和渝北区巴蜀小学的何静思老师进行课例示范,邀请了重庆市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陈燕浩做专题讲座。
李老师执教的《辽阔的国土》,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我们神圣的国土》中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感受我们神圣的国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国土、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团结意识,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纵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第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第三、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方法活。尤其是李雪老师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了解万州的温度,再现场连线哈尔滨的朋友,让他们了解哈尔滨的温度,真正地站在了孩子们的视角,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利用手机创设这么一个视频交流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任务轻,面向的是全体同学,人人可以参与,可以思考,可以落实……顿时让现场的每一位老师对情境戏剧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我们不用挖空心思去创设所谓高大上的情境故事,我们只需要去解读目标,以学生的视角去创设情境。情境的内容很多,它可以是故事,音乐,舞蹈,诗歌,甚至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不起眼的画面,就可以真正做到了教学情境的戏剧化接地气。
何老师为我们执教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课中通过四个活动对孩子们进行了爱国情怀的教育。从认知关系——激发情感(了解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畅想未来,付诸行动。教学节奏螺旋上升,层层深入。在孩子们心中根植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爱国情怀。既有效地融合了教学资源,拓宽了教材的宽度;又做到了教学情境戏剧化,上升了课堂的温度。
万州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达平老师针对观摩的课例和与会代表宋椿、冯春兵等几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提出未来万州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探索的方向。具体提出教学方式如何围绕“情境戏剧化”进行实践。
陈燕浩老师的专题讲座《指向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境教学研究》,内容深入浅出,内涵深刻,进一步让参与此次研训会的老师们明白: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正是戏剧化思维的集中表现形式。
令人感动的是,借中午小憩之机,万州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段雪蓉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聚集在中加友谊小学小会议室,对上午的两节课进行了交流讨论。并针对这次教学情境戏剧化主题探索的研究主题,分年段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为万州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方向,内容献计献策。
窗外,雨一直下。学术报告厅内,无论是专家还是学员都对教学情境戏剧化的探索一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只顾攀登不问高,不为彼岸只为海!希望每一位道德与法治老师以今天为起点,以今天为契机,继续在德法研讨的路上不断探索实践!
(撰稿人:黄秀琼,审稿人:李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