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
阅读: 2618 时间: 2009-12-29 23:39:00 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我们的青春在爱的奉献中闪光》。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也是这首歌让童年的我萌发出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崇敬。20年后,我正是带着这份崇敬走进了教师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初为人师可谓“新来乍到”,这个时候学校却安排我担任高一七班的班主任。我深知这是学校对一名年轻教师的信任和考验。从此,我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心头也多了一份牵挂。多少个清晨,当人们睡意朦胧时,我在陪着学生早读;多少个中午,当人们午休时,我在教室里和学生谈心;多少个夜晚,当人们被精彩的电视吸引时,我却在灯下认真地备课。由于我的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原来管理中的“哄一哄,吓一吓,诈一诈”的“三字经”已成为老黄历。于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我摸索出了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四字经”:真诚坦率、理解宽容、“严”字当头、引导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那些曾经扰乱纪律,整天想着如何对付老师的“孩子王”们,竟然开始问问题了;那些课下精神百倍,课上呼呼大睡的“觉皇”们,竟然开始做笔记了;还有那些经常迟到早退的学生们,竟然按时上早读了。记得被大家称为 “刺头”的学生曾认真地告诉我:“从小到大,我们只要做错事,老师家长不问原因就是一顿狠批。上高中以来,您是第一位给我们机会,愿意倾听我们心声的老师。”这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或许我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问候,一汪感动的泪水,一次倾心的交流都会改变孩子的性格,影响他们的一生。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颗纯净的种子,都会在教师爱的沐浴下长成参天大树;每一双稚嫩的脚步都会在教师爱的牵引下变成民族巨龙的鳞爪。

许多朋友问我:你年纪轻轻,却整天为这60多个孩子操心费神,值吗?说实话,我也曾为孩子们顽皮幼稚的行为气恼过,为工作的辛苦与劳累退缩过,为教师的清贫与平凡动摇过。可是,每当我登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付出而倾注全部的爱呢?每当我看到许多勤勤恳恳、无私忘我的教育先行者们,用他们温婉含蓄的方式,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精髓时,我更坚定了做一个新时代教师的信仰。在济宁一中这块圣洁的教育田园里,有无数教师以其良好的师德擎起了教育的蓝天。而师德师风再不是枯燥的理论,它就在我们身边:

 

它可以是一种状态:

是马淑贞老师的雷厉风行;张德娟老师的风风火火;

李海青老师的朝气蓬勃。

 

它可以是一种行动:

是刘晓茜老师对学生的精心辅导;张庆龄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倾听;李秀真老师对学生的浓厚深情。

 

它还可以是一种精神:

是王校长的严肃认真;乔校长的不解运筹;李主任的兢兢业业。

 

它更是一种风格:

是王岩老师的精益求精;李洪丰老师的豪迈洒脱;

更是马涛老师的儒雅从容。

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义无反顾地爱我的事业,无怨无悔地爱我的学生。而今,我谛听着自己踩踏的足音,在教育的征途上已走过三个春秋。我喜欢走在路上,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地叫我“老师”;我喜欢登上讲台,看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喜欢拿起粉笔,为年轻的航船导航。而他们也在丰富着我的生活,美丽着我的人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第一届学生已毕业。离校那天,孩子们举着他们的留言册哭了,我却欣慰的笑了。因为,三年的辛劳换取了累累硕果,再苦再累,值了。学生们簇拥着我,深情的说:“老师,我们不会忘记为之拼搏的高中生活,更不会忘记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我说:“同学们,无论你们飞到天涯海角,老师都会为你们祈福的,愿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实有力!”

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然而,我将永远坚守在这儿,守着我的乐土,守着我的精神家园,直到双鬓斑白,青春不在……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