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来源: 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作者: 邱红菊
阅读: 1677 时间: 2005-10-18 20:42:00 1
      
   邱红菊,1987年毕业于辽宁省铁岭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从教16年曾获得过许多殊荣,曾为南关区教育学会理事会理事,现为长春市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曾被市政府嘉奖一次,并获市级优秀课一等奖,现为省级骨干教师。面对众多荣誉,我并没有丝毫的轻松,更深深领悟到的是“教师”这一称号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教师是明灯,要用崇高的人格和道德信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教师是智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楷模,要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人生的榜样。对于我挚爱的教育事业,我的人生信条是:一切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了他们的发展,我甘于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为了他们的发展,我愿倾注自己全部的情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一、 锤炼自我
   如果说过去教师只要一桶水就能给学生一杯水的话,那么现在教师所拥有的应该是一潭活水。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做一名称职的学生们喜爱的人民教师,87年毕业之后,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锤炼自已。95年在省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进修,97年获本科学历。现正在东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研修班学习。在教学中能不断地进行教育反思,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曾撰写论文20余篇,其中大多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刊物上发表。16年来,向人们展示了一条努力向上、充满进取的生活轨迹。作为学校的开放型教师,针对小学作文中存在的弊端,开展了《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效能》的课题研究,并且参与了学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关于学生作文兴趣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新课标颁发以后,我反复进行学习,不断地钻研,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计算机,现已达到中级水平。“活到老,学到老”成了我的座右铭,为了使教师的“一潭活水”永不枯竭,在我心中早已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 奉献爱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关心,与他们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我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从各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严中有爱、严而有度。在我适时的教育下,班级中有了“自立的我”、“开放的我”,有了“能对自己负责的我”!有了那么多能够接纳自己和他人,能够将自己和他人、社会、自然融为一体的“我”!
   我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总是力求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把自己全部情感倾注于学生,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在班级管理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无论是对成绩优秀、行为规范的学生,还是一时犯错误和存在一些不足的学生,都能注意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之处。在生活上,在学习上我都能给予学生热情地帮助,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
   三、争做先锋
   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因为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树立了新的人才观,决心以新的教育理念去培养与新世纪形势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所以在教学中我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洞察社会的动态、学生的动态、教材的动态,科学合理地开展语文教学,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改变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感悟等一些做法,课堂上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一节课由教师的创设情境到学生主动地寻找,发现问题,由教师的启发、引导到学生们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由教师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应用、创造,形成了一种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学年组长,我能带动全组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摸索和探讨创新教育途径,教学中能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能给学生创造“思维错误”的机会,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所带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提出异议,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最近,又撰写了论文《注重情感体验,提高作文效能》及《浅析开放型教师的素质》,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面对学校的表扬,家长的赞许,同事的好评,自己无半点的骄傲,仍默默地辛勤耕耘着,我将心系明天,情系桃李。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