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符玉梅
阅读: 714 时间: 2011-06-18 08:28:00 1
根植在民族教育的热土上

  ——记海南省琼州学院教授符玉梅

      她扎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成长为黎族第一位女教授。

  符玉梅,女,黎族,1963年出生,政治学教授,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原中南民族学院(现中南民族大学)政治系,法学学士。现任琼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女工委主任,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党代表、海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是海南第一位黎族女教授。长期从事学校各个层次和类别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符教授在《吉首大学学报》、《理论月刊》等十多家学术刊物发表多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党派新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地方产业文化建设等相关方面的论文,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形势与政策》等社科专著五部。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党员、三亚市优秀社科人才等荣誉称号。

  一、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符玉梅同志是山里走出来的黎家女子,她把根深深扎在琼州的土壤里,用宽广的胸怀深爱着这片土地。符玉梅同志1985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海南地处中部地区的通什市——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专任教(现更名为琼州学院),这是海南南部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承担着为琼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任。这里是一个文化、经济、交通等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但在符玉梅的眼中,这一切的艰难都难不住那颗急切的想要回报党、回报社会、回报生养她的这片土地的心。她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担当学生的心理导师,言传身教,积极地利用课堂、课余活动时间对同学们进行校史教育,向同学们讲授学校的发展历史及琼院人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希望同学们也能以一颗炽热的心来接受自己的母校,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母校。

  当时高校教师的待遇不高,有大学同学和朋友曾极力劝她去待遇较好的单位,被她婉言谢绝了。当有人对此不解,问她为什么时,她很平静的回答:“我是少数民族山区走出来的孩子,我爱那些少数民族孩子,更爱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班级管理的经验。为此,符玉梅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去听老教师上课,还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思想。慢慢地,她摸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和教学方法,对学生严中有爱,严中有度,做到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她带过的班级多次荣获校“先进班级”和“优秀团支部”等光荣称号。

  符玉梅同志是位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她在教育之路上,用真心和诚意践行着一句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年来,符玉梅同志一直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第一线。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注重对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培养,她经常找学生谈心和交流思想,耐心讲解,为学生指明方向,以极大的热情关心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她时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她带的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人数最多,毕业离校时,学生入党人数在同年级中也是最多的。同时,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她常说,她的家就是学生的家,每个学生都是她的亲人。学生们无论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困难,她总是像亲人般细细关心,反复询问,不厌其烦地鼓励和帮助,直到问题被解决。对生活困难的学生经常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做学生的贴心人,被学生誉为“符妈妈”,受到学生们的爱戴。

  她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时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品德修养教育、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符玉梅同志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课堂改革,教法突出特点,教学效果显著。在工作中做到正确的认识自己,真诚的对待他人,认真的对待工作,公平的对待管理。被评为校“优秀党员”、校“工会先进工作者”、校“师德先进分子”、“优秀教学一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十佳”、“省青年教师教学十佳”、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比优秀奖,每年参加年终专业技术考核,考核成绩均为合格以上。

  26年来,她默默地无私奉献,甘当一颗小草,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成长为海南黎族第一位女教授。1994年,符玉梅老师放弃调往南宁市的机会,毅然地动员在南宁市工作的丈夫到琼州学院来任教。2003年再一次放弃到南宁工作的机会,从此,夫妻相互支持,相互学习,无怨无悔,共同携手植根在民族教育事业的热土上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2006年,符玉梅同志被任命为琼州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在教学的同时,还要从事行政工作。作为“双肩挑”的老师,工作量不言而喻。因教学工作需要,符玉梅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教学任务。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她总是认真备课,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即使是选修课,也同样对待,精心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并努力探索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她并不是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把教书育人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注重先育德,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利用实例和实事,大胆地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创新,一改过去填鸭子式的教学,注重教学的互动,注重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媒体、投影仪、谈话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课题调研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符玉梅深深清楚这一点,为此她在紧张的日常教学活动和工作之余,十分重视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为了真正的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她不辞劳苦,边教学边学习边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理念,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把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转化为优质课、精品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她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经常向老教师请教,一旦时间允许她总是深入课堂听课,她常说,“只有不断地听课,并积极总结经验,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才能不愧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符玉梅同志积极参与并带领年轻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并注重实践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基地,并深入实践基地做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活动。

  同时,符玉梅教授深知教材是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她积极编写教材和专著,主持并参与了多项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她的编著有:《形式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科学教育出版社)、《形式逻辑》(天津人民出版)、《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银河出版社)等五本。撰写了《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试论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坚持、运用和发展》、《试论邓小平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不平衡理论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运用》、《论史结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谈〈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政治课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浅析》等近30篇论文。主持《高校“两课”课件制作与研究》、《关于提高我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质量的研究》等校级以上课题9项,并主持校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爱岗敬业,德才兼备

  丈夫和女儿都支持与理解她的工作,这让符玉梅同志安心于工作、专心于治学。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积极利用学校资源,组织学生参与琼州学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指导开展了“以星星之火照亮希望之星”为主题的赴琼中南部少数民族地区支教服务活动,活动覆盖了白沙、琼中、保亭、五指山、三亚等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在服务地方的同时极大锻炼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活动被教育部评为“2010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积极策划并组织开展“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如何参与新时期创先争优”、海南“科普周”、“我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添光彩”、“做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明使者”等大讨论和征文活动;组织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宣讲团、国际旅游岛建设宣讲团,送科普书籍下乡,送社科咨询下乡,送文艺节目下乡,为少数民族地区老百姓提供丰富多样的社科知识;经常邀请各级社科联组织社科专家通过理论笔谈、学术研讨、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答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的琼州学院社科文艺活动呈现出了社科文艺思想更加明确、社科文艺创作日益繁荣、社科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中心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符玉梅同志先后荣获五指山市“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三亚市优秀社科人才称号”、“海南省优秀党员”、“海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

  作为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符玉梅同志具有很强岗位意识和业务能力,这几年来,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工作中,她一方面注重研究外宣形势,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基层,积极采写稿件,深入挖掘和重点培育了“全国三好学生罗毅”等一批享誉校内外、乃至全省、全国的典型,有效提升了琼州学院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她注重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畅谈外宣渠道,构建完善报纸媒体为主,电视、网络等媒体并举的立体化的对外宣传格局。

  身为艺术学院院长,她积极开展调研,开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教学实践、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尽管刚到艺术学院就任只有4个月,但却建立6个教学实践单位,组织开展3个文艺演出活动。同时积极鼓励教师们申报专业课题,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综合素质;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学评估工作,她带领同志们全力以赴组织材料,按要求、按质量完成评估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四、为人谦和,任劳任怨

  符玉梅同志为人谦和,与同志们打交道总是带着微笑,热心周到。无论是自己工作份内的还是份外的,她都积极参与,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她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及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她那种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她是一位好同事。身为学校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她关心和爱护全校女同志,积极组织并参加女职工的各项活动。组建女工合唱团并积极寻找机会进行演出,使女教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丰富了女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关心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及进步,设身处地尽自己所能为她们分忧解难,做好女工们的贴心人。组织全校开展为“救助贫困母亲献爱心”活动,积极参与捐购“爱心包裹” 关爱灾区学生的行动。2003年和2009年先后被五指山市评为“三八红旗手”和“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

  2010年12月,因工作需要,符玉梅兼任琼州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身兼多职的她,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她不耻下问,广泛查阅资料,她办公室的门始终是最早开,而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也是她。同时,深入课堂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并将存在的问题以最快的时间解决好。符玉梅同志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她非常关心年轻教师的生活、工作、家庭,经常与年轻教师促漆谈心,问寒问暖,关心她们的进步与成长。

  面对取得成绩和荣誉,她淡然地说:“成绩与荣誉只代表过去,成绩与荣誉的光环只是照亮下一起点的火炬,促使自己更信心百倍投入到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transfer prescription coupon evans.com.mx free cialis coupon 2016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