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视导明方向
精准把脉促发展
——区教师进修学院视导分水中学高三教学工作
最是一年硕果处,教学视导正当时。11月5日,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在黄全安副院长的带领下,全体高中学科研训员对分水中学高三年级进行了教学视导。本次视导主要围绕教学常规检查、课堂教学、视导反馈等三个环节进行。
分水中学是我区一所老牌农村高完中,有过辉煌的历史。近些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优质生源大量流失,学校办学十分艰难。但分中人不忘教育初心,始终保持浓浓的教育情怀,以激情、智慧和勤奋不断书写新的业绩。
课堂教学展风采
上午8点30分,研训员深入课堂,借助课堂对教学现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诊断,课间认真细致检查老师的备课教案、听课评课记录、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
互动交流促发展
课后,研训员与教师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训员对课堂教学给予实事求是地评价,对老师们提出的教学问题给予了解答,对新高考复习备考策略给予了指导。同组的老师们也开展了热烈讨论。研训员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产生了良好地互动。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视导反馈知教情
学科组交流结束后,视导组一行在会议室将教学视导情况向学校领导作了反馈。
分中高林副校长(年级分管行政)介绍了本届高三年级情况。学生层面:本届高三学生起点低、基础差,高一录取线全区倒数第三(423.5分),只有一人上万中线;留守学生多,心理问题多,信心不足,动力不够。教师层面: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敬业乐业,苦干实干。管理层面:年级目标明确,确立“211”目标,即20个一本,100个本科,100%的上线率;管理策略清晰,坚持“一个中心”——突出重点班级,坚持“两个基本点”——强化德育功能,强化教学的实用性;管理措施有效,落实领导包班包科包人制度,落实年级“六到六查”制度,班级管理做到严爱有度;教学要求到位,备课组做到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相互听一节课,教师每月做一套高考题;加强教学研究,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性。
各科研训员反馈了视导情况。研训员高度评价了分中教研组团队的协作精神、浓厚的教研氛围;充分肯定了分中教师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专业素养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训员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再现知识,忽视学科思维的训练,要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课堂上教师应多提供情境材料,设置问题让学生深度思考、深度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一轮复习应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单元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要在实战演练中回顾、检测旧知,巩固、深化知识;深入研究新高考,正确看待新高考,不要把新高考神秘化,新高考考题仍将体现一个“稳”字,稳中求新,稳中求变,考的仍是学科主干知识。
黄全安副院长总结了视导情况,表扬分中校园环境整洁,硬件设施更新快,管理严谨务实,领导干部能下深水,教研氛围浓厚,课堂教学有成效。建议高三年级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落实“六抓”,即抓“落实”、抓“细节”、抓“过程”、抓“研究”、抓“重点”、抓“保障”,力争明年高考圆满实现“211”的目标。
领导表态谋整改
沈昌明副校长表态发言。沈昌明副校长代表学校全体师生欢迎黄全安副院长一行对分中开展高三教学视导,感谢区进修学院对分中的关心、支持。视导组专家对分中的把脉精准,既有有宏观指导,又有微观建议,很有帮助。分中高三团队会认真梳理,认真对照,将专家们的建议落实到班、落实到科,细化到人,细化到题。本届高三虽然担子重,压力大,但分中人有信心、有志气、有能力、有决心会实现既定目标。面对困难,分中不仅能在农村坚持,一定还会在坚持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