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课
阅读: 7662 时间: 2005-12-16 15:47:00 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它的作用已越来越显得重要,那么怎样使有限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率呢?这已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呢?下面简单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首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它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新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理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跟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有创新的精神,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必须以“人”为本,以培养能力为基础,以达到创造为目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如果说过去的应试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为主,那么现在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讲究学的过程。这也是与过去的应试教育的显著区别。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了素质教育改革的目的,才能准确的把握教学的目的,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因此说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其次、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在教师处理师生关系上有一个转变角色观念的问题。现实中,许多教师对自己承担的角色在认识上是有偏颇的,以为自己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纪律的管理者,其实,教师首先是学生的榜样、朋友和知已,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保健医生,是处理教育情境中人际关系的专家,能否全面正确认识到教师的这些角色内涵至关重要。在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上,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传统教育很强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和思想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德国戈特福里德· 海纳特提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要起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作用,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等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托兰斯曾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教师的几项要求,即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学生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等民主性建议。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怕尔教授在谈到斯坦福和硅谷的成功时,也认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从素质教育高度来实施课堂教学,教师的角色实现必须具备以下标准:①教的主体性,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方面;②教的全体性,即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发展;③教的全面性,即要注意学生德、智、体、美和个性品质的养成;④教的基础性,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好基础;⑤教的科学性,即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按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育;⑥教的高产性,即真正让全体学生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学会、会学、乐学。以上六个方面,要求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让教师在新的教学观的指导下,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自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教师角色的坐标取向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发挥出角色应有的影响力。

第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强调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尤其是CAI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另一重点。现代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它是实现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方法。

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课堂,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重点。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每一个教师只有从教育观念、师德修养、文化理论素质、现代教育技术几个方面全面提高自已,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以上是本人对怎样上好一节课的看法,当然不一定必须要有,但一节好的课应该从这些方面反映出来,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教材、大纲、学习的主体,进行备课,其中作好教师的角色转变,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这样的课肯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下一篇: 没有了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