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实施方案
阅读:
4348
时间:
2005-11-30 18:01:00 3次
彭向宇 广东省惠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创新教育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施展空间,对教育正在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课题的背景与课题的提出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主宰课堂,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是知识的传授者。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绕教师转的,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象物理这种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若缺乏自主性学习意识,就成了最难学的一门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尖子(不一定是高智商)学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尖子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即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普遍比别人强,通过对这些尖子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的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下,通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形成的。本课题要开展的中学物理自主性学习与传统意义上的“自学”不同,它的意义在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如何为中学生设立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和自主性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为我们开展中学物理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条件。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中学生不能跟大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性学习意识都不如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他们准备好丰富的学习内容,创设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在此过程中,怎样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价值,就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
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研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安排着诸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实验的操作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培养,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信息化环境下,怎样进行中学物理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做好有关实验,这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研究内容。
3、信息化环境下中学物理的教学模式研究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都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强调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操作。它要求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搜集获取信息与整理加工信息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学物理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的探索和研究。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相关保证
我们已设立惠阳市高级中学新校区为课题实验学校,该校计划投入500万元人民币进行校园网和相关设施的改造,现到位资金约达300万元人民币。学校领导对本课题予以高度重视与支持,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有物理科老师们的热情投入,一定能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五、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对于信息技术在本地区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各学科开展创新教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模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会在实验学校的试点班级分阶段进行实验教学,不同阶段分别采用单课学习与单元学习两种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每阶段实验结束进行阶段考查,根据考查情况与非试点班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结果进行研究;在各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在适当时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大阶段:准备阶段 2002年9月——2002年12月
课题申报、开题工作,进行课题初步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大阶段:实施阶段 2002年10月——2004年12月
1、2002年10月——2003年3月 准备开展实验必须的所有教学内容
2、2003年3月——2003年7月 开展第一阶段实验教学
2003年7月——2003年9月 进行第一阶段实验总结
2003年9月——2003年12月 开展第二阶段实验教学
2004年1月——2004年3月 课题中期总结与接受总课题组中期评估
2004年4月——2004年7月 第三阶段实验教学
2004年7月——2004年12月 实验总结与课题研究
第三大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2005年1月——2005年6月
整理分析实验资料;
撰写课题实验总结报告;
撰写课题学术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向总课题组提交课题实验报告一份,学术研究报告一份;
发表论文若干;
中学物理自主性学习配套资源一套。
九、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指导:
徐福荫教授、博导(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课题组组长:
彭向宇(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惠阳市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教研员)
课题组副组长:
蒋 辉(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物理科组长)
课题组成员:
曾真法 男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黄志勇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第一中学教师
信汉明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卞 涛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陈启华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李德权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吴 燕 女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王 研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代景连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孙国武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曾月伦 男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谭玉梅 女 中学物理一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闻慧茵 女 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陈志明 男 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魏 敏 女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邹福胜 男 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惠阳市高级中学教师
邓鸠洲 男 信息技术二级教师 惠阳市崇雅中学教师
黄丽娟 女 中学物理二级教师 惠阳市崇雅中学教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