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留足痕迹 ——关于住校生安全管理的思考
来源:
作者:
阅读:
1157
时间:
2015-05-08 14:10:55 1次
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留足痕迹
——关于住校生安全管理的思考
唐正 电话:13251116317
重庆市万州区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论文类别:德育管理 学段:中学
摘要:本论文通过公寓管理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反映在公寓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信息化程度差,管理者素质不高,学生生活习惯差,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等等。针对公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在管理中不断完善,大胆创新,注重细节,科学管理,使公寓管理教育模式的育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基本做到了让社会放心,让家长省心,让学生放心,让教师开心。
关键词:案例 思考 对策 规范管理 完善制度 留足痕迹
一、案例
案例一:学生离校失踪。2005年1月7日,万州某中学女生左丹与平常一样来到班主任处签假条,请假两天。左丹将假条交给公寓老师后离校。但假期未满,左丹于周日17时回校上完夜自习后,未回到学生宿舍,委托同学何敏向老师请假,去陪清泉中学的陈灵同学玩。何敏向查房的陶老师讲明了左丹离校的原因,但公寓并未将请假的情况及时告知左丹的家长。10日14时30分,班主任也才将左丹离校的情况电话告知左某。左某得知左丹失踪的消息后,先后向相关公安部门报案。12日,长江航运公安局万州分局刑事侦查支队出了现场开展调查,在万州区东方轮船公司二号趸船甲板中部发现左丹的书包,内有课本和左丹的学生牌,且写有“我去找爷爷、我去陪爷爷”的字迹。经过调查走访,未查找到左丹的下落。2010年3月5日,法院宣告左丹死亡。根据法院判决,该中学给予左丹父母一定经济补偿。原因是左丹周日到校上课,学校没有履行相应的监护职责。
案例二:新生出校溺水。2011年5月9日下午,万州某中学高2013级召开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总结大会。然后,学校要求住读生9号晚上到10日白天在校休整,走读生回家休整,10日晚自习全部回校上课。当天18:00左右,高2013级学生谭磊、万俊杰私自出校与同学聚餐,每人喝了一瓶多啤酒,然后到滨江路万达广场附近江边玩耍。22时40分左右,谭磊、万俊杰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不听同学劝阻,强行到江边戏水,导致溺水失踪事故发生。经教委协商,该中学给予溺水死亡学生父母一定经济补偿。
案例三:住校生夜不归寝。2011年10月25日深夜,校保卫科接到男生公寓电话:高三17班张三(化名)晚上9点30分点名时还在公寓,而在11点的抽查时却没有在公寓。公寓在9点30分点名前会关门,大厅还有保安值守,学生不可能点名后还从公寓大门出去。学校保卫科同志立刻紧张起来,那只有一种情况:学生极有可能从楼上顺墙而下出校,但公寓的一二楼所有窗户都有防盗网。那么张三在从三楼到寝室外顺墙而下的过程中,极易造成伤害事故。保卫科立即行动起来,在男生公寓所有墙壁下巡查一周,未发现有学生被伤害痕迹。此时大家长长出了口气。但是那学生现在在哪里呢?此时公寓已经给班主任打了无数次电话,可电话总是关机,从班主任那头无法了解任何有效信息。但公寓已经与家长取得联系,从家长处获得学生身份证号码,通过派出所,查到了学生上网的网吧,从而将学生带回学校。此时从学生口中才了解,为什么他能在点名后出公寓。原来在点名时,他请了外班的李四(化名)躺在床上,面朝墙壁,被子盖在身上。老师点名时,李四小声答了声“有”,但老师没有警觉,从而发生前面一幕。
案例四:住校生请假出走。2012年1月3日,元旦放假完毕,住校生均到校上夜自习。夜自习后,高一13班学生王五(化名)找到班主任要求回家拿书,班主任询问了学生回家的交通方式后,给该生签了假条。王五回到公寓将假条交给老师,但公寓老师考虑太晚回家不安全,不同意该生回家。王五再次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班主任与公寓老师协商,公寓老师在班主任要求下同意王五离校。但公寓老师并没有及时通知王五的父亲(母亲已死亡)。1月4日下午校保卫科接到王五班主任电话告知学生请假后一直没有返校。校保卫科立即启动寻找预案联系王五家长,调查学生是否回家,得知学生并没有回家。同时父亲在外地打工,并不知道王五身份证号码,而学校档案中身份证一栏是空。在调查同学时发现他当天找同学借了800元,同时身上还带有来校时的200元钱。同时打听到在他回家的路上当晚并无车祸发生,因此可以预计王五是离校出走。在1月10号,王五离校第7天,有学生发现王五出现在重百大门,校保卫科与公寓老师立即到重百将王五带回学校。
二、思考
通过上述四个案例,可以发现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住校生安全意识淡薄,尤其是案例二反映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安全教育的“软肋”;二是部分家长安全监护意识淡薄,如案例四中家长就在电话里说“你们学校不要急,反正他在外面耍一段时间后会回来的”;三是学生、家长、班主任相关信息不完善,导致出现意外事故时往往无法及时联系;四是学校公寓管理老师责任心不强。如案例三中,学生盖着被子躺在床上,作为管理员如果主动上前询问学生情况“是生病了,还是与同学闹矛盾了,还是在情绪上有问题”,不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了吗?在公寓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老师更细致一些,更负责一些,主动在学生请假后告知学生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动向,很多悲剧案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为什么公寓老师责任心不强呢?原来,万州几乎所有的中学,公寓管理员均为学校自主招聘。同时按照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公寓管理必须实行楼层管理制。但在上述案例的几个学校中,公寓管理人员数量均严重不足。因此公寓管理员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待遇低,同时缺少身份的认同感,工作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对策
在住校生管理过程中,如何立足现有的条件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当意外事故发生后如何让学校的管理责任降到最低,是所有住宿制学校校园管理的一个难题。我校为避免公寓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留足痕迹三个板块建立以下几道防线:
一、完善制度方面:
(一)建章立制,制度管人。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工作是学生公寓一项最重要并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公寓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的安全保卫制度,结合学生公寓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从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的全程管理。主要有《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寝室文明公约》《生活指导老师岗位职责》《公寓会客制度》《周末留校学生家长来访须知》《学生公寓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学生公寓寝室干部工作职责》《文明寝室评比评分细则》《“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学生就寝管理制度》《公寓学生请假制度》等,基本上涵盖学生宿舍管理的各方面,为学生宿舍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同时,制定《宿舍管理人员工作考核细则》《宿舍保洁工作考核细则》,强化对公寓内部工作人员的考核。德育处分管领导对公寓管理人员和保洁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根据《考核细则》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了全体宿管员管理工作与保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一些工作认识不到位,表现较差,经教育仍无明显效果的人员,及时予以辞退。
(二)完善信息,加强联系。当公寓有突发事故发生时,最痛苦的莫过于学生家长无法联系、学生对应的班主任无法联系、甚至于学生的身份证号码也没有。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每学年开学时,要求每位住校生必须先填写《住校生信息表》其中包括有学生身份证号码、学生QQ号、学生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家庭座机、父母联系电话(包括单位电话)、周末临时留宿地址、周末临时监护人联系电话、邻居电话、最亲近的亲戚联系电话、学生是否为特异体质等11项信息。对班主任则要求留不少于3项联系方式(如:本人联系电话、配偶联系电话、座机、父母联系电话等)。通过信息的完善,强化处理突发事件的速度与力度。
二、规范管理方面:
(一)全面巡查,不时抽查。学生离开宿舍要及时锁门,管理人员在学生离开公寓后,加强对所有楼层的巡查。上课期间管理人员要留守;学生有特殊情况进入要凭请假条、学生证以及老师的证明材料并登记;管理人员要定时对所有楼层进行巡查。中午、晚上学生按规定时间回到公寓,管理人员在半个小时内对所管理的楼层进行点名,同时核对请假人员,将该时间段的学生人数填到公寓底楼的公示牌以及《公寓巡查记录表》,若有不假而未回公寓的学生务必及时联系家长、班主任、主管公寓的德育副主任,视情况再上报学校。同时点名完毕后要对各楼层进行巡查,在巡查的过程中,不定时对每个寝室实行抽查,防止案例三中事故的重演。
(二)“四位一体”,多方预防。在管理中充分调动寝室室长、寝室安全员、楼层学生楼长管理的积极性,公寓管理员加强指导与督促,收集相关信息。及时预防部分安全隐患,收到良好效果。
(三)政务值班,深入公寓。为强化公寓管理,学校值周领导轮班到公寓“政务值班室”值班,检查、督导、考评公寓管理人员的工作,及时处理公寓管理中的问题,确保公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除值周领导正常检查外,德育处还经常不定期对公寓进行巡查。一是检查宿管员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二是检查学生在公寓的行为、纪律。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学生违纪违规情况,及时通报相关年级、班主任,及时整改。
三、留足痕迹方面:
(一)电话追踪,留下记录。住校生意外事件绝大对数发生在学生请假但未回家以及节假日离校的过程中。我校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加强“痕迹管理”,住校生离校必须由班主任签署离校假条,并将假条交与公寓;公寓再将请假学生相关信息登记在《住校生请假电话追踪记录本》上。另一方面实行电话跟踪,在行课期间请假的学生必须实现“人人跟踪”,即学生将假条交与公寓时,必须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家长同意后学生方可离校。周末、节假日离校的学生实行“重点学生”必须电话追踪学生是否到家,“一般学生”电话抽查(一个月至少抽查一次)追踪学生是否到家。
(二)学生返校,反馈信息。住校生周末返校必须由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签署“住校生周末反馈单”,上面有学生到家时间、学生离家时间、家长签字三项信息,学生到校后在晚上六点前由寝室室长收齐后交给管理员(周一到校的住校生,周一课间操时间将反馈单交给管理员,同时周日晚必须电话跟踪)。管理员利用周日晚学生上晚自习时间,电话联系家长抽查反馈单上的时间是否真实。
(三)物化管理,留足痕迹。将部分管理物化为纸质的档案可有效降低校方责任。如装订成册的有《公寓管理学生矛盾纠纷排查》《公寓家长来访登记表》《公寓班主任来访登记表》《公寓科任教师来访登记表》《公寓维修登记表》《公寓管制刀具以及生活刀具排查表》《住校生贵重物品保管登记表》《住校生请假电话追踪记录表》《公寓巡查记录表》,以及住校生离校请假条、住校生周末反校反馈单等。这些痕迹管理可有效降低意外事故发生后的校方责任。
孩子是家庭的百分之百。当意外事故发生后,看着家庭所有成员悲痛欲绝时,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心里都不是滋味。在公寓管理中如何不出安全事故,或者说出无责任的安全事故,是我们公寓管理的责任与追求。眼望安全蓝天,脚踏公寓管理大地。我们始终把安全当作公寓管理的重要目标,把学生公寓管理当作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力争让学生在学校住得放心,住得安心,住得舒心。
参考文献:
[1] 颜先彬;乡镇初中住宿生管理现状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