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优良班级文化 创建和谐上进班级
来源: 重庆市涪陵区城七校 作者: 陈德群
阅读: 4087 时间: 2007-12-20 22:55:00 1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创造团结、竞争、有序、和谐及温馨、友爱的集体生活环境,将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成长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更愉快地学习生活,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离开了文化,首先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因此下面就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精心布置教室,美化教室育人环境

教室,是一个班级学生每天学习的地方,是一个集体的家,是班级重要的育人场所。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室环境育人的作用,使教室成为充满潜力的教育资源。因此,布置教室要注意两点。

(一)全班学生齐动手,显示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布置教室的板报、宣传栏、图书角、卫生角、评优栏等,都让学生用双手和智慧来设计,自己动手创造有特色的且为自己喜爱的文化环境。在板面的设计、内容的安排内容的创造上要布置全员参与,让学生体验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二)设置要有教育意义、美观。

(1)不管是板报、宣传栏、评比栏等都要富有鲜艳、亮丽、生动、有趣的特点,使学生爱看想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内容要有激励性和教育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目标,自信向上。可设置扬长个性的:“才艺之星”、“守纪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环保之星”、“友爱之星”等的“群星璀璨”栏;激励上进的“评优栏”;明辨是非,颂扬爱心的“真善美”专栏;鼓励全面发展的“小小书画家书画长廊”;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的“珍爱生命,出行安全”栏;激励上进、团结协作的“一对红”、“小作家”评比栏……班级的图书角,让学生大家捐书,轮流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服务、互相学习的精神和意识。

(3)可把学生办得好的手抄报,写得好的作文,制作独特精美的小制作,得的奖状,挂在教室展示,让学生互相激励陶冶,感受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二、强化制度教育,凸显制度文化

良好的班集体,每个学生遵章守纪是前提,营造班级文化,制度建设是支撑。

1、要大张旗鼓地学习规章制度,遵守纪律的模范,表扬守纪进步的同学,大家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管理学生的干部竞争中人人平等,同时严而有度、严而有方。

2、大力培养班干部,扬正气。让同学们觉得当干部光荣,不守纪律可耻。班干部中的中队长等干部可定期轮换,优者上。

3、每周或半月评比,按制度赏罚分明。守纪的、勤奋的、爱劳动的、友爱的……要大力表扬记载加分、加星,为班级争得荣誉的要表彰。

三、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突出育心精神文化

学生的进步,是要自己的心灵受到碰撞,情感得到升华,才能实现。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创造性的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坚韧、自信、勤奋、向上、诚实的心理和道德素养。

1、针对学生某段时间的爱好,开展对某种行为的评论活动。如:“打纸牌的利与弊”、“捡的不还行吗?”、“从小偷针,长大犯法”、“用道理服人,还是拳头服人”、“学生的职责是玩还是学习”……

2、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可通过建立图书角,上交采蜜本《故事会》、《朗诵会》、《名人名言展播》、《好书伴我成长》、《向你介绍这本书》、《自编童话故事》展播、《优秀作文》展播、《小作家评比》等活动,激励学生爱读书、爱看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组织有目的的班队活动。如:《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演讲;《让理想插上金色的翅膀》主题队会;《天天出行,安全第一》活动;《学会感恩,努力学习》主题队会;《诚信是做人之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环保教育》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明道理、长才干。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德育工作。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离开了文化,也就谈不上德育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每个都是德育工作者,所以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文化,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创建和谐上进的班级,为培养祖国优秀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indinavir efectos adversos indinavir farmacocinetica indinavir vademecum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