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P法在教育手段的选择中的应用
长春师范学院:钟澍
摘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选用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很难定量的问题.如何有效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AHP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计算得到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度,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据.关键词: 传统教学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 结合度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近十年来,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课堂教学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严重的冲击着传统教学手段.老教师还习惯性的一味使用传统教学媒体忽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而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只一味的在课堂上堆砌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文将利用AHP法建立完整的指数体系,得到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度,同时把定性的问题定量化,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现代化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1.2.1传统教学媒体:
包括:口头传播、印刷媒体、演示物体、静态媒体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媒体.
1.2.2现代教育技术:
包括:移动图片、有声电影、教学机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
1.2.3结合度:
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的结合程度.我们所说的结合度是指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量的比.
1.3模型的假设与分析
我们选择教育手段主要考虑各种手段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煤体的主要作用有:B1.引导注意;B2评估成绩;B3提供反馈;B4提供示范;B5引导思考;B6诱导迁移。而各个作用之间又有主次之分,选择传统教学手段为C1.选择现代教育技术为C2.则Bi(1≤i≤6)为准则,Cj则为方案.而Bi在Cj之间又有主次之分.我们分别建立正互反矩阵.
2:模型的建立
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则为:Cj(j=1、2)间的量化比
准则层则为:教学煤体的作用Bi
方按层则为:Cj(j=1、2)
如图:选择教学手段的递阶层结构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