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包含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两个方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教”和“学”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并行而且统一的活动体系。而其实质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也就是说,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便谈不上主体发展。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探究的过程,才能真正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无论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这种课堂教学必定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教师在课堂上,任你才高八斗,口若悬河,但学生消极懒散,充耳不闻,还有什么效果可言?教师的价值是通过学生的表现来体现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的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领悟“寓学于乐”的奥妙,变外界压力为内在需求,变拖沓被动为主动进击。读之前思书若渴,读之中爱不释手,读之后含英咀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风格不断地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以教师的教学风度和魅力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绪围着你转,积极配合你的教学思路进入教学状态。不论你使用什么教学方法,都要把学生的亢奋点调动起来。再把本节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去做学习的主人,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师生灵活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从思路上整体把握,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说过:“教师对学生讲得越多,从而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进行活动提供的机会越少,教学过程的活力和效果就越低。”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切只从“教”出发,满腔热情、一厢情意去灌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要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教学信息的传输显示出广泛性和活跃性。实施合作学习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交流的时间增多,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课堂教学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创设宽松、愉快、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必须勇于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只有这样,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