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勤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我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全省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学院实际,于2000年5月18日正式组建后勤产业集团,成立了后勤党总支,下设10个二级单位,到目前为止职工总数为439人。我院后勤改革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后勤管理体制,构建后勤实体框架
1、调整和建立了具有企业特点的机构设置。学院对原有后勤资源进行了初步的优化配置和重组,把原有的行政单位按照管理服务型、服务经营型、生产经营型三种模式,调整、组建成十个二级单位。实体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半实体、服务保障性单位实行“计划经费,任务目标”的运作方式。集团构建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框架。
2、推行新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和“身份与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择优选择干部,干部能上能下,做到优胜劣汰。实体单位的全体职工每年进行一次竞争上岗,签订劳动用工合同。通过实行新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了干部队伍,锻炼了一支肯吃苦,能战斗,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后勤队伍。
3、实行财务委派制度。后勤集团的财务人员由学院委派,设立专门的财务机构,独立处理集团的财务工作。集团财务向学院财务呈送报表,接受学院的监督与检查。委派财务人员行政上接受学院财务和集团的双重领导,业务上接受学院财务的指导。在集团内部,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加强成本核算,采取“统一领导、集中管理、逐级审批、分级核算”的原则,对集团内所有二级财务实行集中管理。集团实行新的财务管理体制后,逐步建立了分级核算制度,严格了财务纪律,保证了资金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二)、着力转换运行机制,初步实现企业化管理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集团依据二级单位不同的工作性质,按管理服务型、服务经营型、生产经营型与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任务目标责任书》,任务目标的实施和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的聘任聘用及经济利益相联系。
2、建立较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集团成立了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集团“三重一大”事项均由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和财经工作领导小组集体决定,不搞“一言堂”。同时加大工作的透明度,每年举办两期公开栏,将集团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情况向职工公布,并接受职工的监督。
3、实行统一的物质采购和管理制度。集团将原来分散采购的劳保、办公用品、建筑材料等实行统一采购和集中管理,饮食中心将原来分散到各食堂的物质采购集中到饮食中心采购部。建立购物计划单、物品入库验收单、物质使用申领制度,实行“购用分开,用管分开”制度。
三)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推进用工制度改革
1、实行“三定一聘,减员增效”。集团按照现代企业人事管理模式,核定下属单位人员编制,设定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责和任务目标,打破工人与干部界限,公开岗位,公开竞聘,实行聘用制。为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工作效益,克服重重困难,推进“内退、待岗”制度。
2、公开招聘管理、技术人才。为缓解集团人才匮乏的矛盾,集团面向社会招聘各类专门人才。到目前为止,已招聘了5名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79名。这些专门人才对集团的管理、经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后勤集团工作的特色
一)、坚持以生为本,着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
长期以来,后勤集团一直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每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让位于社会效益,集团每年都会挤出大笔资金用以弥补服务性单位的资金不足,因为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对于高校后勤工作,只要努力的、全心全意的做好优质服务,经济效益一定会同步增长。
根据湖师发[2003]12号《关于印发后勤产业集团“优质服务年”工作方案和服务承诺的通知》精神,后勤集团拉开了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序幕。为了开展好优质服务活动,后勤集团制定了“优质服务年工作方案”、“优质服务年服务承诺”内容、“优质服务年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成立了优质服务年工作领导小组。2004至2006年后勤集团连续对优质服务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
1、努力实行承诺服务。集团各二级单位明确并向全院师生员工公布各自的“服务准则”和“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电话,实行承诺服务并接受全院师生员工的监督。2004年,集团将优质服务年活动进一步深化,制定了“深化优质服务年监控工作条例”,设立了集团的热线服务电话,制定了“后勤服务热线工作方法”和“后勤服务热线工作规范”,坚持24小时的热线服务,热情、方便、及时、快捷的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各种困难。2005年新学年开学伊始,后勤集团向全院各级部门发放征求意见表和优质服务联系卡,将集团的工作范围、工作指导思想和集团各单位及负责人的联系电话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了解全院教职员工和各单位的要求和困难以及对集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工作。
2、坚持以低价伙食为主的做法。我院学生大多来自农村,80%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太好,为此,多年以来,后勤集团一直坚持实行低价伙食的政策。食堂的食品价格调整必须经过院长办公会讨论确定。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食堂的工作,在食堂的水电、燃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近几年来,市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非常大,但我院长期以来保持伙食价格不变,对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和保持学院的稳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11月,后勤集团会同学工处组织伙管会的部分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前往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黄冈师院、黄石理工学院四校7个食堂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证明我院的饭菜价格最低、质量也较好。食堂的老面馒头因口感好,分量足、价格低成了远近闻名的品牌,通过市民的口碑相传,“师院馒头”成为黄石市民喜爱的产品,从而不得不使我们在售卖的过程中控制数量,我院的这种做法在2005年全省高校后勤工作会上得到了推广和表扬,《湖北高校后勤简报》(2005年第一期)还进行过报道:“湖北师范学院伙食价格一直较低且比较稳定,学生食堂蒸的馒头、包子份量特别足,不仅受到师生一致好评,甚至成了当地一个品牌”。在坚持以低价伙食为主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规模较大的是2005年1月召开了由1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2006年11月召开了由全院所有系学生代表参加的后勤工作会议,介绍后勤集团的情况,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在食堂,我们开设了经理接待日,设置了电子公平秤,开展“创文明窗口”活动,坚持说好普通话,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实行微笑服务,设置无辣窗口。2006年11月份,集团开展了“我与食堂零距离”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的整个生产流程,察看库房的生产物质,让学生了解到食堂的生产是安全和卫生的,物质的采买是货真价实和安全可靠的,使同学们吃的放心。2007年4月份,黄冈师范学院组织了30名学生代表专程到我院食堂参观学习,给予我院食堂以高度的评价,同时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2007年1月份,我们进行了“后勤集团服务师生满意度抽样调查”,学生对后勤集团的平均满意率为82.1%,满意率还是比较高的。
3、建立快速维修反应机制。针对师生反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我们建立了水电、泥木快速维修反应机制,成立快速维修小分队,保持24小时热线服务,专人、专用工具,实行承诺服务,承诺小修不过日,大修不过周,统一服务规范,坚持优质服务。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职工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也是高校后勤的普遍现象,后勤集团必须承担学院在发展过程非教学性人员的分流问题,但这也导致后勤人员相对普遍素质较低,工作中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为此,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集团着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克服重重困难,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和“身份与岗位相分离”的原则,择优选择干部,干部能上能下,做到优胜劣汰。率先在全院实行干部职工“内退、待岗”制度。到目前为止,有五名中层干部离开领导岗位,在普通职工中提拔了三名年轻有活力并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同志到中层领导岗位上来,职工内退24名,待岗一名。通过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集团的干部职工队伍得到了优化。
三、后勤集团工作的思考
这几年来,后勤集团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一是在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方面,还要狠下工夫,要真正做到敬业、奉献,真正做到优质服务;二是集团的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有长远的打算,要有更大的突破;三是集团的自身建设发展方面,要在坚持优质服务的前提下,增大集团的实力,更多的为学院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后勤产业集团
20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