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之后迅速发展,成为西方心理学界影响最大的流派。美国心理学家尼塞于1967年出版了《认知心理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流派而立足于心理学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主要是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本世纪初,占统抬地位的意识心理学由于事实上并没有解决好意识问题而被行为论心理学所取代,然而行为论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完全撇开了人的意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心理学家逐渐认识到行为论心理学同样没有能够解决心理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于是,心理学家重新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成为产生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种内部动力。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也继承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和研究方法,是心理学内部发展进行批判与继承的结果。与此同时,语言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些新兴学科有了重大发展。其中主要是通信工程、信息论、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产生的重要外部条件。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企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并把它看成是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一系列操作过程;能对外部环境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
1.认为人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被动实体,而是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环境刺激的有机体。
2.人对刺激不是直接地反应,而是要经过一连串的心理转换活动才能实现的。研究人的认知规律就是要研究这一连串心理转换过程的规律。
3.把人的认知过程规律用计算机进行类比和模拟,认为人脑的思维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原则是一致的,把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行动看作如计算机的输入、储存、编码、输出等环节那样的完整信息加工系统。它根据计算机的设计程序来分析人的思维规律。
4.认为使用科学手段主要不是为了去观察、改变或塑造人的外部行为,而是要去分析人的认知程序结构及规律。
现代认知心理学之所以在西方取得了心理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是由于它冲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禁锢,使心理学从只研究人的外部行为,转向研究内部心理机制,从行为主义强调研究“没有心理”的心理学,转变到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把研究心理与行为统一起来。它还抛弃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严格环境决定论,明确提出以人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为揭示这个过程的实质,揭示人的思维规律,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心理实验的证实,使心理学与人类的实际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但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缺陷和问题。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意向活动和认知活动两大领域,他过于强调了对认知活动的研究而忽视对意向活动的研究,甚至用认知活动来代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同时把人的心理和认知完全和计算机类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工作取得了成功,但这只能得到一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并未解决心理活动的实质,同时把人类比作计算机,这就必然使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产生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