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发展是在人与周围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的活动中实现的。其动力来自于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一般说来,在心理发展中那种新生的和衰亡的心理过程、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而教育不断地对人提出各种新的要求,引起人的新的需要,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这就要求心理活动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要求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出现新的心理过程、特点和品质,促进了人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1)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前进过程。每一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都是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可以说,心理发展自出生的一瞬间即已开始。
(2)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整个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别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
(3)心理发展过程中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衔接,前一个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后一阶段。
(4)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各不相同。
(5)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6)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别。
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制约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同时,教育工作也要以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趋势、速度和水平,都受教育的影响,没有适当的教育措施就无法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教育工作不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就不能促使学生心理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说,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