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一些做法
来源: 东阳市巍山镇校 作者: 徐敏雅
阅读: 2252 时间: 2005-10-02 07:50:00 1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立体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诱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如力度记号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列火车由远处驶来,传来隐隐约约的车轮声;列车由远而近,发出隆隆的咔嚓声;列车渐渐远了,声音由强到弱。配合不同画面在醒目的位置分别出示“p、mf、mp”等记号。学生不仅兴 趣盎然,而且很快记住了这些力度记号的名称。
  二、化深为浅,攻克难点。
  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演示功能可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音乐理论以及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变得直观、有吸引力。例如,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阶段唱歌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要多次分声部指导演唱,学生在演唱中则往往只顾及单个声部而忽略整体和声感,各声部喊唱,或低声部跟唱高声部旋律。采用多媒体,教师可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如根据音色不同,选取不同动物来表现不同的演唱效果,高声部选用清脆的小鸟叫声,低声部则用低沉的老牛叫声,让学生通过对小鸟的歌声和老牛的叫声来理解高、低声部所代表的不同音乐形象。还可以配合音乐绘制一些动感画面,让学生的视、听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形象地感知高、低声部的特点,并对合唱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另外,多媒体特有的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优越性可把空间的距离拉近,把时间的过程缩短。这对于欣赏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由不同音乐要素构成的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情绪以及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很有帮助的。如在欣赏《游击队歌》时,我从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截取了游击战士在深山密林、芦苇丛中,在平原铁道线上机智勇敢、神出鬼没地与敌人战斗的有关画面,与录音同时播放。结果学生仿佛自己成了游击战士,在力度突然变弱时紧张地屏息凝视,在力度加强、情绪欢快时愉快地手舞足蹈。不知不觉中,学生在心中形成了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形象,体会到了速度、力度变化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增加容量,提高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黑板上或大歌单上抄出歌谱、歌词等,费时耗力。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调整,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我在上欣赏课《唱红军》时,把欣赏歌曲《唱红军》、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补充欣赏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以及相关的节奏联系、发声练习等,都做进了课件。上课时,我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设境悟情,深化思想教育等,具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必须特别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媒体优势互补、发挥人机交互功能等,以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