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术涉及学生生活中的情感
阅读: 1823 时间: 2006-02-27 21:40:00 1

一、有关背景

低年级学生是以家庭内外的日常生活体验为基础的。早期受父母亲感情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意义的交往活动开始扩展到家庭以外的社会。感情上多以自我为中心,开始积极寻找自我特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他们所在的家庭和同伴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敏感的。他们中又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与情感体验比较单一,他们渴望爱,却不知道给予别人爱。对长辈、同伴的关怀与体谅太少,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人际关系中的爱和关怀很重要。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能否在承认并尊重学生生理、心理、个性及行为方式的基础上,从各方面衡量孩子,因势利导,施于正确的情感教育。我认为这其中的突破口就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来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性。而美术课的教学要是能把儿童的情感经验纳入学习范围,使儿童意识到这种经验并扩展它,当他们生活中情感与美术作品中人类情感的主题相联系时他们在这方面将得到更多知识。他们在评论美术作品和创作时能够反映他们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可以从艺术观察和艺术体验中得到升华。

本活动内容的设计来自于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但在整个活动中能有机地渗透学生情感体验,对健康心理的引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活动的设计、实施者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实施教材的编写人员。理念具有前瞻性,能带来新的教育价值观。它将帮助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同时去接触广泛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

二、实施过程

片断(一)

师:这节课我们谈论“爱”。(教师板书“爱”)

学生相视而笑,不断发出笑声。

师:有什么好笑的吗?

1:我们笑是因为“爱”小孩子不能说。

2:“爱”这个话题,我们不能说,是因为我们还不懂,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学习。

师:谁同意这个观点?(44人中有36人举手)

师:请不同意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1:爱是可以在同学中找到的,因为没有爱就没有互相帮助了。

2:我们都有爱心,北方发大水,我就捐了一些钱。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我们到底能不能说爱呢?还是先讨论一下爱是什么意思吧。

1:爱就是喜欢、关心一个人。

2:爱的含义有保护、爱护。

3:爱就是比喜欢还喜欢。

师总结:你们说得多好呀。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来说,爱是不止的思念,爱不仅是成年人之间的感情,它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内心体验,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也可以说爱是人与外界的和睦相处,爱也是对他人的关心和责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爱,都可以谈论爱,这是我们的权利。可惜的是爱在我们周围,我们却摸不到,闻不着。你们能找到吗?

(孩子们到处寻找表示爱的动作。)

师继续提示:你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温情吗?

1:妈妈爱我,每星期五陪我去弹琴。

2:我妈也爱我,总把好吃的给我,我病了还陪我去医院看病。

生:老师也爱我们,有的同学生病了,还要到家里去看,还给补课。

片断(二):

1、师提供美术资料:《夫妇》《母与子》,告诉学生看到的作品是关于互相关心的两个人。

2、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美术元素:线、形、色彩、和空间。

师问:你看到哪一种线?

:直线、粗线、细线、虚线、垂直线、地平线、参差不齐的线。

师:你看到什么颜色?什么形状?

生: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

师:你看到什么颜色?是什么色调?

生:明亮、暗、强烈、柔和。                       

3、引导学生讨论美术家里怎样应用以上这些元素来创作他们的情感体验的。

师:人们充满了整个房间或者是在两个形象之间还有大量的空间?

(师生讨论常用的表现心境和情感的色彩都有哪些不同。讨论略)

4、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要他们以自已和他们所关心的人或者其它两个相爱的人来创作画面。告诉学生使用在美术作品中讨论过的视觉元素来描绘关心和爱这个主题。

5、师建议学生用铅笔画出人物轮廓,用色彩相互掺和,使色彩变得柔和。并进一步用深色加深暗部,提高亮部。完成作品后,学生用深色马克笔沿轮廓又勾了一次,明确轮廓线的边界。

三、讨论

1、通过课堂中的师生讨论交流,孩子们对成人给予的爱理解体验了多少?

2、学生们能认识美术作品中描述的那种关心和爱的情感吗?

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机渗透关怀与爱的情感教育?

四、简析

1、爱与关怀是人的一种多方面的深刻的心理和生理体验。爱支撑着人的生命,世界上因为有爱而美丽。这是教师对爱的理解,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们回忆着周围的事例,以确定家长的爱。他们关注的只是被爱,还没有意识到给予爱,并已经从远离爱,不敢提“爱”字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寻找周围的爱。能在课堂上谈论爱,孩子们是幸福的,谁也代替不了他们对爱的感受。

2、在师生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涉及到美术作品中的一些基本元素:线、形、色彩和空间。讨论美术家是怎么样应用这些元素来创造他们情感体验、讨论常用表现心境和情感的线、色彩的不同。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与评述,学生能从柔和的色彩与清晰的画面形象上,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亲情与关怀.并从画面上人物所占的空间来分析人物情感的饱满与丰富.达到了情感体验的具体化与形象化.

3、经过讨论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爱,不是为完成绘画任务,而是要使学生内在的,也许还不确定的心理状态转化成外在的、清晰的艺术形式,使个人的不成熟的情感转化为大家能理解的情感。本课有对爱这种情感的讨论和展开,又有绘画的创作训练,教学过程是围绕双主题进行的。教学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激发调动那些正待成熟的心理机能,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了学生一系列内心情感的体验和发展过程,教学促使学生潜在心理水平转化为对爱、关怀的真实感受。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通过教学掌握爱与关心的经验与技能,并内化为他们自已的内心财富。

随着教育大纲的修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普及、重视,面临的是如何有机地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美好健康情感的教育,我们可以从这样的课型中得到启发。

点赞是一种美德
1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